之后,这家工厂就半死不活了。
\n
何家一家人积压的旗袍实在太多,就想到了这家服装厂,一拍即合。
\n
如今每天早上何家婆婆推着大儿子去街道工厂,何家大哥在工厂监督职工,按照他们的要求给旗袍锁边缝扣子。
\n
何家接下这一单,他们用给港城太太们做旗袍的要求来做这些制服。制服的设计和打版都是赵熙如工作室,面料也都是从港城过来的,最后出来的效果堪比高定。
\n
穿上这些中式元素与西式剪裁结合的制服,姑娘们优雅大方,小伙子们英气逼人。
\n
制服好看,配套的培训更专业。港城还派来了专业的化妆师和礼仪指导。
\n
粤城离港城近,受港城影响大。只是过去苦于囊中羞涩,想打扮也没钱;再加上社会风气还没那么开放,女孩子自己买了口红胭脂涂,总怕被人说成妖里妖气。现在可好了,她们昂首挺胸地跟人说:“我们是中港合资单位,用的化妆品可是单位发的日本货!”
\n
其实这些化妆品只是日本大牌的副线品牌,但对内地姑娘们来说,已经够高级了。
\n
开业当日的招待晚宴,服务员们列队进入包间,张骏明特意安排的“七星伴月”冷盘端上桌时,梳着利落发髻的女服务员弯腰:“各位请慢用。”
\n
“不一样,可真不一样。”朱副市长说道,“精气神完全两样。改革开放了,咱们粤城是改革开放的第一线。我记得来参加交易会的外商跟我说过‘我们家的佣人都比在你们这里住得好,吃得好。’我们心里急啊!可没钱也没办法,这时新加坡的叶应章先生找到了我们,他决定在粤城投资一家高档宾馆。去年这个时候乔启明老先生路过粤城,把岳老先生和小岳介绍给我,转眼一年过去,我们粤城十二家酒楼派出了六十多位厨师,四十多位服务员在港城学习。一年不到的时间,福运楼在春交会上获得了外宾的交口称赞,福运楼也成了第一家中港合资的酒楼。”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