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译製组放映室里,程兰江正在埋头记录什么,放映机开著,幕布上是暂停著的。
\n
许朝后脚到了,好奇看了过去,本子一页纸上密密麻麻的英文:“程姐,这么早!这是在抄写台词么?”
\n
“你来啦!”
\n
程兰江搁了笔,让许朝坐:“我先跟你讲讲咱们剧本翻译组的流程,首先就是製作台词本儿,就像我这样,你看看。”
\n
许朝接了本子看,程兰江记录的极为细致,比如00:12:15-00:12:21,哪个角色说了什么台词,得一词不漏的记录下来。
\n
八十年代的译製机器不够先进是肯定的,但许朝显然没想到,连台词本都得人工抄录。
\n
所以译製片出片效率慢,人工必须损耗的时间是很长的。
\n
程兰江继续介绍:
\n
“像这样,咱们先把台词抄写下来,备註好时间,角色,先製作一本母本,然后根据需要,看看是否需要分角色製作单独的角色台词本,我估摸咱们这次不用。”
\n
“咱们製作好了台词本以后,就得跟负责中译的口型员对接。”
\n
许朝適时提问:“我有问题,英文和中文的词量不同,比如00:12:15-00:12:21,这人说了两个英文单词,但翻译成中文可能是四个字,这时间对不上啊!”
\n
程兰江很有些惊艷地看向许朝,道:“小许同志,你不仅看法先进,工作也很敏锐啊!这个呀就是口型员和剪辑组共同负责的部分了。”
\n
“一种是口型员根据音节数调整翻译音节,这个过程不仅要和电影帧数匹配,还要確保配音的时候,配音演员的唇形与原片唇形一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