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煎於内心爲物转神爲心役心神旣不
清静道安在哉常能制慾则归心不动归
心不动则自然澄澄湛湛絶点翳纯清复
其本然清静之大矣何慾之有易传云山
下有泽损君子以惩忿窒慾其斯之谓欤
所以不能者爲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
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逺
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旣悟惟见於空
太上云清静爲天下正所谓正者至公无
私也惟天理之至公爲能胜人慾之至私
世人所以不能造道者非不能也爲物慾
之所眩也絶欲之要必先忘物我忘物我
者内忘其心外忘其形远忘其物三者旣
忘复全天理是名大即艮止之义也易云
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不见其人无咎
艮其背即内观其心心无其心也不获其
身即外观其形形无其形也行其庭不见
其人即逺观其物物无其物也无咎即无
欲也太上云咎莫大於欲得即此义也至
於物慾见空则清静之天复矣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旣无无无亦无无
无旣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旣
不生即是眞静眞常应物眞常得性常应常
静常清静矣
攸攸万事不是空一以贯之终归元物此
遣慾之要也以空遣慾慾既不生和空亦
无空旣无矣无亦无也无无旣无湛然寂
然湛寂亦无是名眞静湛然常寂者凝神
入空寂也寂无所寂者融神岀空寂也所
谓眞静非不动也若以不动爲静则是有
定体也有定体则不足以应变所以眞常
应物眞常得性者动而应物而眞体不动
也作如是见者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眞道旣入眞道名爲得道虽
名得道实无所得爲化衆生名爲得道能悟
之者可传圣道
寂然不动为体感而遂道爲用是名眞静
至於体用一源显微无间眞常之道得矣
得之一字亦是强名若谓实有所得则不
足以爲道圣人惟恐世人不知有无相生
之理落断常邪见故以得道委曲成全使
其积渐而至顿成也至於嘿而成之不言
而信圣道可造也所谓传者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