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水水数六离爲火火数七
凡十有三也
林东曰出於胚胎则爲生体魄入地则爲
死虽有生死而九窍四支生死俱焉一身
之中上七窍而下二窍两手两足故谓十
有三也然动之死地亦十有三盖以自戕
自贼动与恶会而自趋死地亦十有三
本来子邵若愚曰老子以十分爲率而言
之生之徒十分中有三分死之徒十分中
有三分又有民之縁求养生动之死地亦
十分中有三分縁生之徒心着有死之徒
心着无民之生心着境三者心有所着皆
居生死之地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御注曰不知身之爲大患
颍滨苏辙曰有生则有死故生之徒则死
之徒也人之所頼於生者厚则死之道常
十九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
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
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碧虚子陈景元曰诸恶害其有情而不损
其无心
颍滨苏辙曰至人常在不生不死中生地
且无安有死地哉
达眞子曰凡言摄者皆非己所有也能齐
死生则以生爲假摄而已
陈象古曰外境之来於我何有
道生之章第五十一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
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莫之爵而常
自然
碧虚子陈景元曰道者虚无之体德者自
然之用道体虚无莲动而生物物从道受
气故曰生之德用自然包含而畜物物自
德养形故曰畜之凡动植之类皆本道而
生因德而养物质方具故形之物既形矣
则随四时之势而成之道降纯精而生物
之性德含和气而养物之形道可以爲父
德可以爲母由此而言万物无有不尊仰
於道而贵重於德也爵者锡命也世之所
以尊贵者皆因王者之爵命万物咸被道
德生成之功而尊贵若父母者是道德非
假於爵命而常自然有所摄伏也
颖滨苏辙曰道者万物之母故生万物者
道也及其运而爲德牧养群衆而不辞故
畜万物者德也然而道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