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之所以齐
民者极矣故爲之而不应则至於攘臂而
强之强之而又不应於是刑罚兴而甲兵
起则徒作而无术矣
程大昌曰仁义礼无异道礼即仁义之形
诸文爲度数者也非别有一礼也老氏既
贱仁义则仁义之形而每下者至於有条
可画有数可数者固其所贱也
林东曰或以前识继於礼之後以爲智次
之说老氏尚谓礼爲忠信之薄故不言信
其於智则有所谓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
智治国国之福非如三纲五常之叙至於
仁义礼上者止此尚何下之足言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
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处其
薄居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御注曰凡物不并盛阴阳是也理相夺予
威德是也实厚者貌薄父子之礼是也由
是观之礼繁者实必衰也实衰则僞继之
而争乱作故曰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
首也道降而出出而生智以智爲凿揣而
鋭之敝精神而妄意度兹谓前识前识则
徇末忘本故爲道之华心劳而智益困故
爲愚之始亿则屡中此孔予所以恶子贡
在彼者道所去在此者道所尚道所尚则
厚而不薄实而无华非夫智足以自知反
其性本而不流于事物之末习其敦能之
易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敦者厚之至
也人生而厚者性也复其性者处其厚而
已此大丈夫所以备道而全德
碧虚子陈景元曰夫忽道德仁义而专以
礼教爲用者岂非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乎
若乃尊道德仁义而兼用礼教者是礼之
上也则何往而不治哉德和也道理也德
无不容仁也道无不理义也义明而物亲
忠也忠纯实而反乎情乐也信行容体而
顺乎文礼也此足以见老庄之旨於道德
仁义礼乐忠信岂有忽弃者乎夫修崇礼
教者智也智爲先见故曰前识识既先物
安能忘怀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岂非道之
华而愚之始乎若乃藏识藏智何思何虑
则反其质素而爲大贤矣且礼烦则乱智
变则诈此必然之理也大丈夫者刚健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