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湿漉漉、如同落汤鸡般狼狈不堪的张铁柱从东宫“捞”出来,李明几乎是提溜着耳朵、一路赔着小心,才在侍卫队长哭笑不得又隐含警告的目光中,将这个惹祸精带离了那片差点让他“惊扰凤仪”的后苑。
回静观居的路上,张铁柱耷拉着脑袋,像只斗败的公鸡,再也没了半点来时的兴奋劲儿,嘴里反复嘟囔着:“少爷……俺错了……俺给您丢人了……那孔雀……真不是俺故意吓的……”
李明看着他那副可怜样,又想到他在水缸里冒泡的滑稽场景,真是又好气又好笑,最终也只能无奈地摇摇头:“行了,柱子,以后长点记性!东宫不比别处,那是天家重地,一步踏错就是大祸!这次算你走运,没真惊扰到太子殿下,否则……” 他没说下去,但张铁柱已经吓得缩了缩脖子。
回到静观居,打发张铁柱去换衣服,李明自己也换了身常服。
东宫书房内与太子的深谈,那份沉甸甸的信任和更沉甸甸的责任感,让他心绪难平。
扬州试点,漕运革新,这柄双刃剑已然握在手中。
兴奋之余,刘阁老那日“深潭浮萍”的警示,以及三皇子派系阴狠毒辣的反击手段,如同阴影般再次笼罩心头。
他需要一盏灯,一盏能在权力漩涡中指明方向的灯。
没有多做停留,李明只带了忠叔,再次悄然来到城西那条幽静的、种满翠竹的小巷。
守拙斋内,茶香依旧。
刘文正阁老听完李明详细复述了东宫问策的经过、太子的决断以及任命他为东宫侍读、主持扬州试点筹备的消息,布满皱纹的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意外,反而带着一种早已洞悉的平静。
“太子殿下锐意革新,善用贤才,此乃社稷之福。
”刘阁老缓缓开口,声音平和,眼神却深邃如海,“明之,你能得殿下如此信重,以新晋之身担此重任,足见才具非凡,亦足见殿下破格用人之魄力。”
他端起茶杯,轻轻啜了一口,话锋却陡然一转,如同暖阳中骤然吹来一股凛冽寒风:“然则,福兮祸之所伏。
这扬州试点,看似是施展抱负的舞台,实则是步步惊心的雷池!”
李明心头一凛,坐直了身体:“请恩师明示!”
刘阁老放下茶杯,目光灼灼地看着李明:
“漕运积弊百年,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你欲以‘河工稽核司’为尖刀,割除腐肉;以‘分段责任制’为枷锁,勒紧懈怠;更要以‘商运活水’冲击官运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