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观居门前的污水被皇帝的雷霆手段清扫一空,流言蜚语暂时蛰伏。
李明依旧每日往返于静观居与翰林院之间,埋首于故纸堆中,仿佛外界的波澜从未发生。
然而,他心中那根弦却绷得更紧。
皇帝的信任是暂时的,三皇子的恨意是永恒的,而沉船案和军械的阴影,始终如同悬顶之剑。
这日散值归家,忠叔呈上一份烫金的请柬,封面是端庄的楷书:“东宫谨订”。
“太子殿下邀您明日未时,东宫书房一叙。
”忠叔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风波刚过,东宫相召,福祸难料。
李明接过请柬,指尖拂过那温润的纸张和东宫特有的徽记,眼神沉静。
该来的,总会来。
他心中并无多少惶恐,反而隐隐有种预感——这或许是一个破局的契机。
翌日,未时初刻。
李明身着崭新的六品鹭鸶青袍,手持牙牌,在两名东宫内侍的引导下,第一次踏入了象征着帝国储君威仪的东宫。
穿过重重宫门,走过汉白玉铺就的宽阔广场,绕过巍峨的正殿,来到一处相对幽静的偏殿书房。
书房外古柏苍劲,书房内陈设雅致而不失庄重,巨大的紫檀木书案上,文房四宝井然有序,最显眼的,是一幅巨大的、几乎铺满整个桌面的《京杭大运河全图》!
太子朱翊铭并未身着太子衮服,只穿了一身杏黄色的常服,正负手立于舆图前,凝神细看。
听到通传,他转过身来。
比起琼林宴上的意气风发,此刻的太子眉宇间似乎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和疲惫,但看向李明的目光依旧温和,带着期许。
“臣李明,参见太子殿下。
”李明依礼参拜。
“明之不必多礼,快请起!”太子快步上前,虚扶一把,脸上露出真诚的笑容,“风波初定,便邀你前来,实乃有一事,非明之不能解惑。”
“殿下言重了,臣惶恐。
殿下但有垂询,臣必知无不言。
”李明起身,姿态恭谨。
太子引李明来到那幅巨大的运河舆图前,手指划过那蜿蜒曲折、如同帝国血脉的蓝色线条,声音带着一丝沉重:“明之,你在殿试之上,一篇《漕运革新十疏》,鞭辟入里,直指积弊,令孤茅塞顿开!然则,纸上得来终觉浅。
如今孤监国理政,深感漕运积弊,已成国之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