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便是那‘六元及第’的煌煌文名!此名望,亦可为我所用!”
周先生嘴角勾起一抹恶毒的弧度,“立刻在京城各处茶楼酒肆、勾栏瓦舍,重金收买那些长舌闲汉、落魄文人,给本王散!狠狠地散!就说他李明那‘六元’,水分极大!若非太子殿下徇私,提前泄露考题,暗中操作,他一个寒门小子,焉能连中六元?甚至……甚至可影射其与太子妃李氏(李芸)关系暧昧,借裙带攀附,方得太子如此倾力相助!此等流言,最是诛心!一旦传开,众口铄金,他那‘文魁星’的金身,顷刻间便成泥塑木偶,人人可唾!纵有圣眷,陛下难道还能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不成?”
“其三,扰其局!”周先生眼中寒光更盛,“李明在翰林院,名为整理河工旧档,实则在暗中调查沉船案!尤其那‘水耗子’陈三之事,虽未公开,但未必无迹可寻。
可借弹劾其‘结交江湖匪类(指漕帮)’之机,将水搅浑!暗示其与漕帮不清不楚,所查之案动机不纯,甚至可能包藏祸心!干扰其查案进程,使其束手束脚!”
三条毒计,条条直指要害!攻父毁名,扰局乱心!书房内一片死寂,唯有灯花爆裂的轻微噼啪声,更添几分阴森。
李琮脸上的暴怒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带着残忍快意的笑容。
他缓缓坐回椅中,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扶手:“好!此计甚妙!周先生,就按你说的办!弹劾李承宗的折子,明日早朝就要看到!至于那些流言蜚语……”他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给本王散得越脏越好!本王要让他李明,身败名裂!让太子,也跟着沾一身腥臊!”
“属下遵命!”周先生深深一揖,浑浊的老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毒焰。
翌日早朝,气氛果然诡谲。
当值殿太监刚唱完“有本启奏,无本退朝”,一个隶属三皇子派系的御史,姓钱名庸(与之前光禄寺少卿钱有禄同族),便手持玉笏,昂然出班,声音洪亮却带着刻意的悲愤:
“陛下!臣,监察御史钱庸,弹劾户部浙江清吏司郎中李承宗,教子无方,纵子妄为,有负圣恩,有辱清流!”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无数道目光瞬间投向户部班列中面色沉静的李承宗,以及站在翰林院队列中、眼观鼻鼻观心的李明。
钱庸无视众人目光,慷慨陈词:
“李承宗之子李明,虽蒙天恩,忝中六元,然其入仕以来,恃才傲物,目无尊长,结交非类!臣闻其竟与运河漕帮匪类过从甚密,行踪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