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鹤斋的日子,如同檐下滴落的雨水,缓慢、单调,却又在无声中刻下痕迹。每日晨钟暮磬,诵读声声,笔耕不辍。李明如同一滴水,悄然融入这方墨香弥漫的小小天地。他谨记着父亲的告诫,夫子的箴言,更将那夜书房外门轴轻响带来的彻骨寒意深埋心底。过目不忘的能力,被一层名为“早慧”的薄纱小心翼翼地包裹着,只流露出恰到好处的锋芒。
晨光熹微,书斋内檀香袅袅。孙夫子端坐讲案之后,目光沉静如古井,扫过一张张或稚嫩或懵懂的脸庞。今日开讲《论语·为政》篇。夫子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如同珠落玉盘:“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顿了顿,目光投向李明,“李明,此句何解?”
这并非第一次被点名。李明早已摸清夫子的路数——新授内容后,必点新生或他存疑者释义,以观其理解深浅。他立刻起身,垂手恭立,脸上恰到好处地浮现出思索的神色,仿佛在努力组织语言,片刻后方才开口,声音清晰但带着一丝少年人的青涩:“回夫子,学生浅见。孔子是说,治理国政的人,应当以德行来感召百姓,就像天上的北极星一样,安居在自己的位置上,而众多的星辰自然就会环绕着它,归向于它。”他顿了顿,又补充道,“此乃以德服人,无为而治之理。”解释中规中矩,引用了夫子的原话,加上一点自己的理解,既显用心,又不越雷池。
“嗯。”孙夫子微微颔首,古井无波的脸上看不出赞许与否,只道,“‘无为而治’四字,尚可斟酌。需知德政非无所作为,乃以德化民,导民向善。坐。”他转向其他学童,“尔等,可听明白了?”
“明白了,夫子!”众学童参差不齐地应道。钱多多在底下偷偷做了个鬼脸,显然对夫子这“抠字眼”的功夫不以为然。张铁柱则听得异常认真,眉头紧锁,努力消化着夫子的补充。林婉儿则在摊开的书页空白处,用娟秀的小楷飞快地记录下夫子的话,神情专注。
这便是李明在松鹤斋的常态。他如同一个精密的工匠,小心地控制着“神童”光环的亮度。夫子的提问,他力求答得准确、清晰,但绝不主动显露超出“早慧”范畴的深度。背诵任务,他总能按时完成,字正腔圆,但也总会在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卡壳”一两处,或是在某些不关键的词句上故意“犹豫”片刻,显得是下了功夫才记住的。习字时,他的字迹力求工整,模仿着夫子的馆阁体,却又在笔锋转折处留下些许稚嫩的痕迹,如同一个真正初学者的手笔。
他像一株新竹,在规矩的土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