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便是‘地’!”画上几根小草和几道波浪线代表土地。
形象生动的图画,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原本的紧张和不安,被这新奇而直观的“学问”冲淡了不少。
“跟我读:天——”
“天——”声音稀稀拉拉,带着迟疑。
“地——”
“地——”
“人——”
“人——”
声音渐渐整齐,汇聚成一股虽然生涩却充满力量的声浪。
“对!天!地!人!”刘辩的声音带着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我们生于天地间,便当顶天立地做人!明事理,守规矩,懂耕耘,知守护!这手中的《蒙篇》,便是开蒙明理之阶!纵使强敌环伺,刀兵加身,亦不可夺我等求知明理之心!”
他拿起一张印好的《识字蒙篇》,展示给众人:“此物,乃我坊以‘印刷’之术所制,承载文字,传播知识!稍后,每人可领一张!望诸位珍视!今日识得三字,他日或可识百字、千字!识得农书,精进技艺;识得告示,明白法度;识得书信,通达人情!此乃立身之本,亦是兴旺之基!”
陈元站在一旁,看着眼前这不可思议的一幕:肃杀的战前之夜,简陋的院落,一群挣扎在生存线上的农人妇孺,竟在刀锋悬顶之时,虔诚地跟随着他们的领袖,诵读着开蒙的文字!这景象,比任何圣贤书中的教化之言都更具冲击力。他胸中激荡,眼眶微热,深深理解了刘辩“固本培元”的深意。
很快,印着“天、地、人”和简笔画的《识字蒙篇》纸张,被分发到每一个学员手中。粗糙的纸面,朴拙的墨迹,此刻却重若千钧。老农王老栓用布满老茧、微微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抚摸着纸上的字,浑浊的眼中闪烁着从未有过的光芒。狗剩则紧紧攥着自己的那张纸,仿佛攥着最珍贵的宝贝。
“先生…这个‘人’字…怎么写?”一个断了左臂的老兵(护卫),用仅存的右手拿起木炭笔,笨拙地在面前铺着细沙的木盘里比划着,眼中带着渴望。
负责具体教授识字和书写的是新招募的几位寒门士子。他们原本或许还有些清高,但此刻,面对这些在绝境中依然渴求知识的目光,心中只剩下敬佩与责任。他们耐心地俯身,手把手地教老兵在沙盘上划出“人”字的笔画。
“一撇,一捺…对,就这样…顶天立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老兵布满风霜的脸上露出一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