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道印记——与手腕上的火焰蟠龙、背部的烧伤疤痕一起,记录着他坎坷的前半生。
萧景琰却突然低头,舌尖舔过那处烙印。明尘浑身一颤,手指无意识地抓住床单。
"陛下..."
"朕记得。"萧景琰的唇贴着那片肌肤,"烙的时候,你咬破了嘴唇都没喊疼。"
明尘耳尖泛红。那日的记忆如潮水涌来——烧红的烙铁、滴血的掌心、还有萧景琰在他耳边说的那句"生死都不能离开"。
"陛下记得...我说过的话吗?"明尘突然问。
萧景琰挑眉:"哪句?你话那么少,朕句句都记得。"
"我说...这里只有陛下。"明尘牵起他的手按在自己心口。
掌心下的心跳平稳而微弱。萧景琰喉结滚动,突然将人搂进怀中,力道大得几乎要将骨头勒断。
"所以给朕好好活着。"他在明尘耳边低吼,"否则朕挖出你的心看看,是不是在说谎。"
明尘在他怀中轻笑,苍白的脸贴在那绣着金龙的衣襟上。窗外雨声渐密,将两人的低语淹没在无边水幕中。
——
半月后,明尘终于能下床行走。萧景琰命人打造了一柄白玉手杖,顶端雕刻着盘龙,龙口衔着一颗夜明珠。明尘初时不肯用,直到皇帝威胁要亲自抱他上朝,才勉强接过。
这日早朝,明尘第一次以国师身份正式参政。当他拄着手杖缓步走入太和殿时,满朝文武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头白发和过分年轻的容颜上。
"国师身体初愈,赐座。"萧景琰一句话堵住了所有质疑。
朝议进行到一半,兵部尚书出列奏报北境动向。老臣子言辞激烈,主张先发制人,一举歼灭北境王庭。
"不可。"明尘突然开口,声音虽轻却清晰,"北境今冬大雪,牛羊冻死过半。此时出兵,必遭困兽之斗。"
兵部尚书冷笑:"国师久居佛门,怎知兵家之事?"
"贫僧确实不懂兵法。"明尘平静道,"但知北境今春已向西域购粮三次,价格一次比一次高。若真要打,不妨等到秋后——届时他们粮草耗尽,不战自溃。"
殿内一片寂静。萧景琰嘴角微扬:"国师如何知晓北境购粮之事?"
"相国寺每年接待西域僧侣数百。"明尘合十,"消息自然灵通些。"
萧景琰大笑:"众卿还有何高见?"
朝臣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这个看似不食人间烟火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