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厨的抽油烟机低低嗡鸣着,莫厨站在操作台中央,手里捏着一只鲜活的海螺,指尖在螺壳上轻轻敲了敲:“今天的主角是它,处理不好,后面酱熬得再香也白费。”
邢成义赶紧把笔记本翻到新的一页,标题刚写下“海螺处理”,就见莫厨将海螺浸入加了盐和几滴香油的清水里:“吐沙至少两小时,中途换三次水,水里的盐度要像海水那样,尝着带点咸。”他笔尖一顿,在“盐度”二字旁画了个波浪线,抬头时正看见向佳乐盯着水盆里的海螺,手指在笔记本上快速画了个简笔画——螺壳里画了几个小点点代表沙子,旁边标着“香油促吐沙”。
等海螺吐净沙,莫厨拿起小刀,刀刃贴着螺壳内侧转了半圈,螺肉“啵”地一声滑出来。“去内脏时看清楚,”他捏着螺肉示范,“这圈绿色的是苦胆,必须剔干净,旁边的黄膏可以留着,增香。”邢成义在“剔苦胆”下画了道粗线,想起上次处理贝类没去干净,成品带了腥味,赶紧补了句“检查是否有残留”。向佳乐则在旁边写了“黄膏保留”,还特意用括号注明“口感绵密,提鲜”,眼睛却没离开莫厨的手——她在记刀刃的角度,大概呈45度角最容易剥离螺肉。
切片环节,莫厨把螺肉平放在砧板上,刀身微微倾斜:“斜切片,厚度控制在3毫米,太薄易老,太厚嚼不动。”话音刚落,邢成义就用手指比划了下3毫米的厚度,在本子上记“斜切→增大受热面积”,而向佳乐已经开始琢磨:斜切的纹理会不会让酱汁更易挂住?她在“切片”旁打了个星号,打算等下实操时试试不同角度。
焯水步骤是关键,莫厨往锅里倒水时特意看了眼温度计:“水沸后关火,倒入螺片,烫10秒立刻捞进冰水。”他一边说一边计时,邢成义的笔尖跟着跳动:“10秒!关火后烫,防过熟”,还在“冰水”二字下画了着重号——他知道骤冷能让肉质更紧实。向佳乐则盯着捞起的螺片,捏起一片看了看弹性,在笔记本上写“冰水浸泡至凉透,约2分钟”,心里默默记着:这一步比炒酱时的火候还得准。
到了爆炒环节,莫厨先热锅滑油,葱姜蒜爆香的瞬间,向佳乐赶紧凑近些闻气味,在“爆香”旁写了“蒜香出即下辅料,避免焦”。青红尖椒下锅时,莫厨强调“大火快炒10秒,保持脆感”,邢成义立刻补了“大火→锁住水分”,而向佳乐已经在想:尖椒的大小得和螺片匹配,不然摆盘不好看。
最后放XO酱时,莫厨的动作慢了下来:“一勺酱,翻炒15秒让每片螺肉都挂上酱,再淋半勺水淀粉,沿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