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然后,孔子又把顏回叫过来问同样的问题。顏回说:“老师,您的学说太伟大了,所以天下人都理解不了。虽然不被接受,但这更能显示出您的君子风范。要是我们不去推广这么伟大的学说,那才是我们的耻辱;您的学说不被接受,那是各国国君的耻辱。”
\n
孔子听了,欣慰地说:“顏回啊,你说得太对了。要是以后你发財了,我给你当管家。”
\n
最后,还是子贡想办法,跑到楚国,向楚昭王求救。
\n
楚昭王一听,赶紧派兵来救孔子,这才解了围。
\n
孔子到了楚国,楚昭王倒是挺欣赏他,可楚国的令尹子西,却担心孔子得到重用后,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跟楚昭王说:“孔子和他的弟子们,都很有才能。要是他们在楚国扎根,对楚国可不一定是好事啊。”
\n
楚昭王一听,觉得有道理,就打消了重用孔子的念头。
\n
孔子在楚国也没待下去,又回到了卫国。
\n
这时候,卫灵公已经去世了,他的孙子卫出公继位。
\n
孔子在卫国待了几年,卫出公也没有重用他的意思。
\n
孔子一看,这周游列国也没什么希望了,自己年纪也大了,就决定回到鲁国。
\n
公元前 484年,68岁的孔子,结束了长达 14年的周游列国之旅,回到了鲁国。
\n
这 14年里,孔子四处碰壁,吃了不少苦头,他的学说也没有被各国国君採纳。
\n
但他並没有放弃,回到鲁国后,他把精力都放在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教育学生上,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財富。
\n
孔子这一路的遭遇,让人不禁感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