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101??????.??????】
\n
再加上汉文帝推行“以日易月”和短丧制度,进一步影响了服丧时间,变成二十五或二十七日。
\n
民间的百姓和皇帝关係较远,严格来说不进入朝廷的权力体系,所以只需要穿三天丧服,意思意思就可以脱了,也不禁止婚嫁祭祀饮酒吃肉,不然北齐二十八年死了三个皇帝,有三分之一的时间百姓都得服丧。
\n
对於臣子们的要求就不一样,因为他们是朝廷的人,曹魏和司马晋都不太讲究,葬礼之后就除服,可能他们也清楚自家皇帝是怎么坐上那个位置的;北魏、北周和后来的隋也承袭了这一点。
\n
但在这一方面,齐国反而有所不同,高洋毕竟也做了十年的皇帝,前五年还很称职,死前也考虑到了这方面,早早擬定好了遗詔:
\n
“凡诸凶事一依俭约。三年之丧,虽日达礼,汉文革创,通行自昔,义有存焉,同之可也,丧月之断限以三十六日。嗣主、百僚、內外遐邇奉制割情,悉从公除。”
\n
翻译过来,就是这些事情节俭节约就好,三年丧期虽然符合礼制,但汉文帝既然改革了,而且通行到现在,就有它的道理,咱们按著办就是了,从我的丧事办完到除服,上限就是三十六天。
\n
至於继承人高殷,百官和內外的臣子们,远的就別来了,知道有这份心意就行,近的正常按照公事办理。
\n
这一点同样是北齐在汉化方面比北周深邃的一个细节,因为之前的许多皇帝驾崩时,因为各种原因,事情没处理多少,还没来得及修陵寢,人就又驾崩了。
\n
这就导致一个很尷尬的现象,就是之前从曹魏到西晋到北魏到北周乃至到隋朝,都是葬礼结束后即刻去掉丧服,而穿丧服的日期是定好的,最长就是二十七日,所以整个葬礼从开始到结束,就最好是二十七日。
\n
但现实就是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