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复制粘贴就是阴阳怪气扣帽子。
这就是标准的水军打法。效率真高,上午还没那么多帖子,一个午觉时间,‘果核’已经在天之涯论坛上就成‘全民公敌’了。”
云深感到一股寒意。
学天体物理的他,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选了新闻学作为第二专业。
眼前论坛的景象,让他很清楚,水军正在有预谋地、成规模地在大学生云集的校园论坛发动一场“信息污染战”。
他们不是漫无目的地灌水,而是精准地抓住了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痛点——学业压力下的焦虑、社交需求中的孤独感和归属感危机、自我价值认同的敏感与脆弱。
他们将一个中性甚至可能有益的产品,恶意地、片面地塑造成导致这一切心理问题的“根源”,利用群体的恐慌心理和从众效应,放大负面情绪,割裂校园舆论场,甚至在学生群体内部制造对立和信任危机。
这种打击,直接作用于学生心智最薄弱的地方,像无形的冰锥刺入认知。
他指着屏幕上那个关于GPA和“变蠢”的帖子,
“你看这个,直接瞄准学生最在乎的学业成绩。还有那个社交脱节的帖子,点进去一看,大部分是刚注册的小号在‘感同身受’,营造一种‘大家都觉得有问题,就你没问题是你有问题’的窒息氛围。太阴险了!”
于廷益敲着键盘刷新了一下列表页,眉头微挑:“嘿,又冒出来两个新的热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熟练地点开某个热帖的回复,拉了几页,直接右键举报了几个言辞最激烈、明显复制粘贴的账号,对云深说,
“精准撒网,集中爆破,制造恐慌对立。手段脏,但真下血本了。
你说,他们这么急赤白脸地黑‘果核’,是挡了谁的道,还是想……搞臭谁?”
答案不言而喻。
云深没有说话,只是深吸了一口烟,紧盯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充满戾气的论坛页面。
他红肿的眼中,悲伤和迷惘已经彻底被凝重和警惕取代。
这场刚刚在室友帮助下从个人情感泥潭中挣脱出来的战役结束了,而另一场关乎更多人心智和校园生态的、无形的“信息战”的烽烟,却以一种更猛烈的姿态在他眼前点燃。
……
行李箱的小轮子在校园石板路上发出规律的“咕噜”声。
肖佩和钱静拖着刚从燕京满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