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而本以为,凭藉著自己在旁的推动,事情便能朝著自己预想的方向发展,却从未打算亲自捲入这复杂的漩涡之中。
\n
然而,李善长这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又岂会轻易让刘伯温如愿以偿。
\n
在李善长眼中,刘伯温的那点心思昭然若揭。
\n
所以,李善长不仅不想让刘伯温在一旁坐收渔翁之利,反而灵机一动,借著这个机会,果断地將刘伯温推到了风口浪尖。
\n
李善长举荐刘伯温主持彻查,看似是对他能力的认可,实则是想让刘伯温去直面来自皇权、勛权乃至臣权的巨大压力。
\n
皇权方面,朱元璋虽想彻查此事以正国法、平民愤,但又念及淮西勛贵的旧情,不想做得太绝。
\n
可刘伯温若彻查不力,会被认为无能,若彻查太过,又会触怒朱元璋,违背圣意。
\n
勛权上,淮西勛贵们盘根错节,势力庞大,刘伯温一旦深入调查,必然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遭到疯狂的反扑和排挤。
\n
而臣权方面,朝堂上各方势力错综复杂,其他大臣们对这起案件也各有心思,刘伯温的一举一动都可能引发不同的反应,稍有不慎,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n
这么看来,李善长这一招可谓是一箭双鵰。
\n
既可以让淮西的事情,得到一个看似公正的处理,从而缓解朱元璋的怒火和外界的压力。
\n
又能藉助此案,成功地打压刘伯温,破坏他的布局,让刘伯温自顾不暇。
\n
至於混跡在群臣之间的常茂,他双臂抱於胸前,眼神冷峻,不动声色地冷眼旁观著这一切,心中暗自思忖的同时,也忍不住微微点头。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