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非凡。
\n
眾臣皆知,若无这群出生入死、忠心耿耿的勛贵追隨,朱元璋又怎能在乱世中披荆斩棘,夺取天下,登上那至高无上的九五之尊之位。
\n
所以,淮西就是朱元璋的立身根本,是他起家的根基所在。
\n
而就拿常茂主动认罪这件事来说,不正是朱元璋有意为之,想將这起案件的影响力控制在一个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內?
\n
这也就意味著,朱元璋对淮西勛贵们,终究还是念著旧情,存有一丝偏袒之心,否则,又怎会任由常茂一人揽下罪责,而不进一步深究?
\n
可如今,刘伯温若真的参与到彻查之中,面临的局面將极为棘手。
\n
一方面,若是彻查到底,揪出眾多淮西勛贵的罪行,让朱元璋不得不严惩,必然会触怒朱元璋。
\n
毕竟,朱元璋並不想彻底得罪这群跟隨自己多年的老兄弟,刘伯温如此行事,无疑是违背了朱元璋的心意,定会招致朱元璋的不满,甚至是厌恶。
\n
另一方面,一旦深入调查,刘伯温必然会与淮西勛贵们彻底决裂。
\n
那些勛贵们个个手握权势,在朝堂上盘根错节,势力庞大。
\n
日后在朝堂之上,只要淮西勛贵们还在,刘伯温便处处受限,绝不可能討到任何便宜。
\n
淮西勛贵也定会视刘伯温为眼中钉、肉中刺,想尽办法排挤打压,那刘伯温在朝中的处境,將会愈发艰难。
\n
可最初,刘伯温的心思不过是在一旁煽风点火,巧妙地藉助这凤阳贪腐案的东风,迫使淮西勛贵们低头认罪。
\n
对此,刘伯温心中早有谋划,想著以此为契机,为日后在朝堂上的布局打下基础,从而进一步稳固朝廷的纲纪,提升自己一派的影响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