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涌入,迷宫的通道会变得越来越复杂,只有通过关闭虚拟信息推送、专注寻找线索,才能走出迷宫。为了实现这一创意,她和技术团队日夜调试,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李诗涵组织的 “深度阅读与思辨训练营” 困难重重。第一次阅读分享会上,同学们对经典书籍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讨论时也缺乏深度。她意识到,必须改变传统的阅读方式。于是引入 “主题式阅读”,围绕一个主题选取不同角度的书籍进行研读;还开展 “角色扮演式讨论”,让同学们分别扮演书中角色,从角色的视角深入理解内容;同时邀请作家进行线上交流,分享创作背后的思考,激发同学们的思辨兴趣。
王浩的 “断网挑战周” 活动一开始遭到了很多同学的反对。大家觉得 “离开网络根本无法生活”“断网会错过重要信息”。王浩没有气馁,他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点,邀请了几位同学参与体验。在试点过程中,他组织了丰富的线下活动:户外徒步、手工制作、面对面的桌游等,让同学们发现离开网络也能有充实有趣的生活。试点同学分享的 “断网日记” 中,记录着专注做事的成就感、与朋友面对面交流的快乐,这些内容打动了更多人,让大家愿意尝试挑战。
“深度思维觉醒” 主题讲座上,礼堂座无虚席。教育专家用科学数据揭示现状:“青少年日均接收的信息量是 20 年前的 5 倍,但深度思考时间却减少了 70%”;作家分享了自己在专注思考中获得灵感的经历;专注力训练师则传授了 “番茄工作法”“冥想训练” 等实用技巧。一位作家感慨道:“在信息的海洋中,只有保持专注与思考,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岛屿。”
“信息迷宫” 体验展开放后,成为校园里最热门的地方。有同学在迷宫中被不断弹出的虚拟信息干扰,急得满头大汗;当他尝试关闭信息推送,静下心来寻找线索时,终于成功走出迷宫。在出口处,他在留言本上写道:“原来过多的信息真的会让人迷失方向,我要学会筛选和专注。”
“深度阅读与思辨训练营” 结束时,同学们的变化令人惊叹。在最后的主题研讨会上,大家围绕 “科技对人类的影响” 这一话题,引经据典,从不同角度展开深入讨论,思维的火花不断碰撞。一位原本不爱读书的同学兴奋地说:“我第一次发现,深度阅读和思考能带来这么大的乐趣和收获。”
“断网挑战周” 在校园里掀起了一股热潮。同学们纷纷放下手机,参与到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中:有人在图书馆沉浸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