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银杏叶打着旋儿落在市三中的广播室窗台,林小羽握着话筒的手心沁出薄汗。广播稿边角被反复摩挲得起了毛边,上面用荧光笔标注着密密麻麻的批注,“青春期的声音不该被嘲笑” 几个字被画了三重波浪线。这是她成为学生会干部后第一次独立策划的 “青春之声” 特别节目,可耳机里持续的电流杂音,像极了她此刻忐忑不安的心情。
“小羽姐,牧区的直播信号又断了!” 朵朵抱着笔记本电脑冲进来,发梢还沾着校门口便利店的关东煮香气。屏幕上,卓玛的脸卡在加载界面,只露出半顶缀着银饰的藏帽,“卓玛说他们那边在下雪,基站被积雪压垮了。”
张浩然背着工具箱紧随其后,喉结在高领毛衣下滚动:“我来修线路。” 他的校服口袋露出半截山核桃木雕,那是小兰特意寄来的护嗓挂件。手指熟练地摆弄着电线,忽然开口,“上次卓玛教我的藏语护嗓歌,要不要加到节目里?”
窗外的银杏大道上,放学的同学们正踩着落叶嬉笑打闹。小羽望着人群中一个低头疾走的身影 —— 隔壁班的男生李明,总爱用校服外套裹紧自己的脖子,像只受惊的鸵鸟。她想起上周在食堂,有人模仿他变声期沙哑的嗓音,引来一阵哄笑。此刻,手中的广播稿仿佛有了重量,那些准备好的科普知识,突然变得沉甸甸的。
“三、二、一,开播!” 陈雨欣在导播台比出 OK 首时,监控屏上,各个班级的收听指示灯次第亮起。小羽深吸一口气,山核桃木雕的凉意透过掌心传来:“大家好,这里是‘青春之声’。今天,我们想聊聊声音的故事……”
话音未落,广播室的门突然被撞开。教导主任黑着脸举起手机,屏幕上是某家长群的聊天记录截图:“什么青春期节目?我女儿才初一,听这些合适吗?” 他的目光扫过墙上的 “青春小卫士” 海报,“尤其是那个护胸衣科普,简直伤风败俗!”
电流杂音突然刺耳地响起,朵朵手忙脚乱地调试设备,陈雨欣的脸色变得苍白。小羽感觉喉咙发紧,山核桃木雕硌得手心生疼。这时,张浩然悄悄递来一张纸条,上面是卓玛用藏文写的鼓励话语,最后画着个歪歪扭扭的笑脸。
“主任,” 小羽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却异常坚定,“上周有位同学私信我说,因为变声期被嘲笑,已经一周不敢开口说话了。” 她点开电脑里的匿名留言,满屏的倾诉在屏幕上滚动,“我们不是在传播敏感话题,而是在给这些声音一个出口。”
教导主任的眉头皱得更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