蛀虫。小麦存储可以长一点,也没延长多久,随着时间品质下降也很厉害。这就是丰年伤农,粮食不值钱,遇到灾年更没法活。
看着儿子每顿只吃4个杂粮馒头有时候还啃窝头,家里白面自己一口不吃,老熊心里也不好受。
虽然现在爷俩都不下车间干活了,但自从有了老三,施行粮票之后,熊光明饭量就减了,也不吃白面馒头了,都留给小灵和后妈吃,别说老熊感动了,就是李桂英也感动的不行,亲儿子能不能做到这步都两说。
俩人也劝过,熊光明不听,这事通过三大妈传的这一片都知道熊光明仁义。
自从用上粮票,阎埠贵发财路子那算是彻底打开了,自家细粮票基本上都换成了粗粮票,都不用往远了去,熊光明就给他换了。
他家现在一天一顿二和面也是粗粮多白面少,晚上就是窝头,家里生活水平那是直线下降,要不是有熊光明家里那点油水盯着,他家那俩小的还得变成小黄毛。
本来老熊不打算给老三办满月酒的,熊光明想了想那就办个百日宴吧,正好2月5号那天立春。
然后熊光明就时不时的往家倒腾粮食,按他话说既然请客还要什么粮票,各家带着嘴来就行了,熊家丢不起这个人。
院里众人说不感动那是假的,贾易两家合伙出了50斤白面,刘海中紧随其后,也出30斤,刘光天这些日子估计只能吃窝头了。
阎埠贵家里真没这么多白面,咬着牙出了3斤面和5斤玉米面,其他邻居也都1斤2斤的往熊家送。
这天熊光明又去市场上溜达,现在可热闹多了,有波人专门偷偷的倒腾粮票,少点的话也没人管,别大量囤积倒买倒卖就行,主要是管不过来,总得给民众一个适应过程。
正闲逛呢,看见前面有波人吵架,熊光明凑过去一看,这不我杰大少爷吗。
他也没着急往前凑,站在人群后面先看看热闹再说。
“你丫跟我这玩狸猫换太子呢,给的你是全国粮票,还回来成本地的了,他妈斤数也不对!”
“小伙子,我从不干那些营营苟苟的事,你再看看是不是给错我了,所以误会了?别着急,你再找找的,我这全身上下一张粮票都没有。老家来人,我这刚到市场想换两张全国粮票让他们稍回去,结果你给我的是本地粮票,我还给你了,你非得说给我的是全国粮票,大家评评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熊光明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