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东旭被骂一通,又被教育了几句,嘴里干巴巴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大姐嗓门也太大了,震的他耳朵现在还嗡嗡的呢。
秦淮茹看了看屋里,把贾东旭拉到一边小声说:“东旭,这是熊光明今天安排带我干活的大姐,以前就是库房的。”
熊光明真他妈够意思,说办就办一点不拖沓,这大姐行!
贾东旭这心里别说生气了,回头还得给大姐买二两茶叶喝喝。
接下来日子熊光明也没什么事,偶尔去北晓市折腾点粮食,这些东西多少也不嫌多,自从熊光明练上内家心法之后,空间大了不少,之前的担忧一扫而空,杰公子进了厂当上专职翻译之后,也没多少功夫算计家里那点东西了,除了逢年过节的看见家里东西太多了心里痒痒倒腾一批也没功夫卖,全便宜给了熊光明。
(1955年8月,国务院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同年11月全国推行粮票制度。北京同步实施,将定量范围从面粉扩展至所有口粮(大米、粗粮等),并启用全国通用粮票和地方粮票。1. 轻体力劳动者定量:28~33斤/月,如:教师、文员、售货员。2.中等体力劳动者定量:33~39斤/月,如:车工、钳工、电工都是39斤。3.重体力劳动者定量:42~48斤/月,如:搬运工、装卸工:45斤,锻工、铸工:42斤。4.特重体力劳动者定量:48~52斤/月(全国最高)如:首钢炉前工最高60斤。干部退休后:男32斤/女30斤)
用上粮票之后熊光明也不好放开了吃了,按他意思是要营养均衡,适当吃点粗粮好,所以他就开始吃上了二和面馒头和窝头了。
其实53年就居民定量了,但是没有粮票制度,买多买少还是很好操作的,比如这家粮店面向100户,准备1000斤粮食,有5户因为一些原因没买或者少买,里面的操作空间就出来,种种办法还有很多种,这也是熊光明一直跟刘站长打好关系的原因。现在就麻烦了,出多少粮收回多少票,顶多有一些损耗。
而且附近农民为了多挣钱家里白面舍不得吃,都拿到城里卖钱,有人说为什么不存起来慢慢吃,主要是老百姓家里根本存不住,像全麦面粉、低筋面粉等特殊类型的面粉保质期较短,通常为6个月到1年,普通白面粉的保质期一般为1至2年。但这是保存良好的情况下,后世粮库的标准,百姓家可达不到。
同样,像北方常吃的小米也差不多这个时间,存储稍微不当用不了几个月就吸潮结块,滋生霉菌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