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的时候,全蒙藏的呼图克图,多达一百五十八名之多,都有自己的转世体系,
清代北京还常驻八位呼图克图。
在朱以海的这套管理改革规划里,主要还是要划区管理,六大呼图克图加班单两人,实际就是八大片区,分而治之。
有教主之名的甘丹赤巴是五年一选任,没有实权,而有实权的班单两人,则要分而治之,尤其是扶立六大呼图克图来分管其它片区,只让他们两人具体管理前后藏。
在大呼图克图之下,又分立小呼图克图,大抵就是通过调动,给蒙古每个都督府或是都护府驻一位小呼图克图,管理这个都护或都督府下的教务。
这些小呼图克图也要直接受朝廷管辖,这样就能再削弱大呼图克图的权力。
制衡嘛,中国王朝玩这套是最熟练的。
其实对朱以海来说,汗王济农也好,或是王公侯伯,又或是呼图克图班第达绰尔济等,仅仅只是称呼上的不同,本质上还是权力,是一方实权掌控者。
朝廷与他们合作,不管是封公侯爵位,还是册封呼图克图、上师等,本质还是招安拉拢的羁縻体制,没有说直接火枪大炮的打过去征服,那也是现实的权衡,毕竟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不能脱离实际。
尹拉古克三呼图克图得到认证册封,完成坐床大典后,也是立即前来朝见皇帝,他还带来了东科呼图克图、隆务呼图克图等青海八小呼图克图,他们也是被皇帝降旨安排在青海汗国八台吉地的。
东科呼图克图就驻于日月山下,青海湖东的东科尔河边的东科寺,这里是河湟谷地经湟源县南往西经日月山进入青藏的要道上。
这位东科呼图克图是第四世,曾经入京,被后金授诺们罕名号,还曾奉旨进京任职京师一段时间,后来返回青海,转身就又接受了大明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