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n
之后的出弯路肩没有必要硬吃,这里会稍微损失一点时间,但组合弯本就不可能每一个都採取最高效的过弯方式,整体速度最快才是最重要的。
\n
因为隨后的七號大弧度的左弯需要留足一个充分的入弯角度,这里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加速路段,在整体圈速的重要性上远比七號弯前的小直道关键得多。
\n
至此整个铃鹿赛道最经典也是难度最高的连续s弯道组彻底结束,全段对油门的控制必须非常精確,油门对赛车重心的管理在圈速上的影响极大。
\n
而吃准了轮胎抓地力极限的束龙,在二號弯之后直到七號弯之前,也仅仅只在四號弯前轻轻点了一脚剎车將更多的重心过渡到前轮,除此之外全程没有碰过剎车。
\n
在换上红色的超软胎之前,第一赛段的紫就一直是由束龙保持的,哪怕后来的总圈速排名直落第八也没有让人夺走。
\n
在这个极其复杂的连续弯道赛段,束龙的第一段圈速配合上红牛高下压性质的赛车冠绝全场的快,而他主要损失圈速的地方其实是后面两段。
\n
经过了七號弯之后的全油门的长线加速,直到八號弯前五十米左右才紧急制动,直接一把將赛车砸进八號弯。
\n
这个看似平平无奇的弯实际上相当刺激。
\n
弯前的制动主要目的其实並不是减速,减速只是为了让前轮吃满抓地力顺便附带的效果。
\n
入弯前赛车的最高尾速已经衝到了300km/h,而明明是个急转的直角弯,但八號弯入弯的弯速却能高达250km/h以上。
\n
脖子:“算你清高。”
\n
算上脑袋自身的重量以及头盔,哪怕有汉斯系统的辅助,束龙的脖子也在这一瞬间至少负荷了三十五公斤的巨力。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