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造成的负面影响也会让轮胎在地面的空转角度变大。
\n
空转的角度大会让轮胎表面的温度提升过快,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导致轮胎表面颗粒化。
\n
理论上当牵引力和轮胎之间的抓地力完美匹配的时候赛车才是最快的,这种时候轮胎確实不该出现浪费动力的空转,但这是建立在“理论轮胎”的前提下才成立的结论。
\n
理论之所以很多时候仅仅只能是理论,就是因为它们所谓的理想条件常常是与现实存在出入。
\n
轮胎本身是有弹性的,將轮胎的抓地力发挥到极限的同时,往往意味著轮胎至少有一部分发生了性能极限范围內的形变。
\n
轮胎本身也是不断转动的,在地面附著的那一部分胎胶总不能一直停留在原地不动吧?
\n
就像是一个蓄满了势的弹弓,总有释放的那一刻,这种时候轮胎的部分空转就是一种必然的结果。
\n
束龙对摩擦力的敏锐確实可以做到最大限度地减小轮胎的空转角度,可这样一来赛车的速度就根本发挥不出上限。胎是省下来了,但跟不住前车又有什么意义呢?
\n
好消息是,经过漫长的超车,斯特罗尔同样也因为长时间处於脏空气中轮胎磨损严重,他现在轮胎状况甚至比束龙的还要糟糕。
\n
那么接下来比拼的就不是谁的赛车引擎功率更大了,谁能更好地適应垃圾胎的垃圾抓地力,谁才会在接下来的竞爭中占据绝对的主动权。
\n
最后的十分钟里,束龙主要是在第一赛段不断地高压逼迫,让斯特罗尔不得不用更激进的轮胎使用方式去封锁自己的线路。
\n
他的本意並没有在低速弯赛段超车的意思,只是想让本就不太擅长处理连续高速弯中抓地力的少爷稍微怂一脚,这么一来没有了引擎功率上劣势的束龙就可以在宽敞的高速弯道中尽情地挑选进攻的路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