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着掠过紫禁城的飞檐,太和殿内却一片寂静。年仅十二岁的太子弘晖身着龙袍,端坐在空荡荡的龙椅上,稚嫩的脸庞在烛火下显得格外苍白。他的身后,一道明黄色的珠帘后,端坐着身着凤袍的甄嬛 —— 如今的太后,正透过珠帘,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下方群臣。
“太子年幼,难以独掌朝政。” 甄嬛的声音清冷而威严,在大殿中回荡,“哀家暂摄国政,待太子成年,即刻还政。”
此言一出,朝堂顿时哗然。“太后此举不合祖制!” 礼部尚书率先站出,“自古女子不得干政,还请太后三思!”
甄嬛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轻轻抬手,示意太监呈上一卷黄绫。“这是先帝遗诏。” 她的声音不疾不徐,“先帝临终前,特命哀家辅佐太子,直至其能独当一面。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众人望去,黄绫上赫然是玄凌的亲笔字迹。虽然有人怀疑这遗诏的真伪,但在甄嬛凌厉的目光下,也无人敢再多言。弘晖坐在龙椅上,看着母亲曾经的盟友如今却成了自己最大的 “监护人”,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母后临终前的嘱托,握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尽快成长起来。
垂帘听政的第一日,甄嬛便展现出了铁血手腕。她先是以 “扰乱朝纲” 之罪,将几位公然反对她的大臣罢官免职;接着又提拔了一批自己的亲信,牢牢掌控住了军政大权。而弘晖,在她的安排下,每日除了读书学习,几乎没有任何实权。
“太后,太子今日又不肯去上书房。” 小太监战战兢兢地向甄嬛禀报。
甄嬛放下手中的奏折,微微皱眉:“去把太子叫来。”
片刻后,弘晖被带到了慈宁宫。他倔强地昂着头,眼神中满是不甘:“儿臣不想再当这傀儡!”
“傀儡?” 甄嬛轻笑一声,站起身来,缓步走到他面前,“哀家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以为这江山是那么好坐的?朝堂之上,各方势力盘根错节,太后党羽虽弱,但依然暗流涌动;边疆年羹尧旧部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叛乱。若不是哀家替你震慑群臣,这江山,早就改姓了!”
弘晖咬着嘴唇,沉默不语。他知道太后说得没错,但心中的憋屈却难以消散。“那母后呢?” 他突然抬头,“母后临终前让我小心你,难道她也错了?”
甄嬛的眼神微微一滞,随即恢复如常:“你母后是怕哀家夺了你的皇位。可哀家问心无愧,自始至终,都是为了这江山社稷。” 她顿了顿,又道,“你若想尽快亲政,就好好读书,学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