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的青牧农场浸在一片潮湿的寒气里。仓库门口的空地上,昨夜被车轮碾出的泥辙灌满了水,像一道道歪歪扭扭的镜子,映着铅灰色的天。陈鑫把仓库里的长条木桌搬到了空地上,桌腿垫着几块木板防陷,周围的人踩着泥泞围拢过来——这是农场架构确定后的第一次正式会议,议题只有一个:面对木材厂那伙人的挑衅,是守,还是攻?
王铁柱的轮椅停在桌子最前端,他面前摊着张守义画的简易地图,手指在“青牧农场”和“镇东粮站”的标记间敲了敲,先开了口:“昨晚的车辙我看过了,三辆车,都是后轮驱动,从轮胎纹路看,皮卡是旧款长城,面包车是五菱——都是些跑不动快路的破车。”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泥地里的车辙很清晰,顺着往镇东走,大概五公里就能到他们的地盘,这是明摆着的线索。”
“那还等啥?”杨振平第一个拍了桌子,军大衣的下摆扫过地面,溅起一串泥点,“顺着车辙摸过去,把他们那破粮站端了!妈的,敢撞咱们闸门,还开枪?不给他点颜色看看,真当咱们是软柿子!”他攥着拳头,指节发白,显然还憋着昨晚的火。
马国栋蹲在旁边,用树枝在泥地上画着车辙的走向,闷声说:“杨队长说得是,泥地车辙藏不住方向,他们昨晚慌慌张张撤退,肯定没顾上清理痕迹。咱们开货车过去,载上机枪和燃烧弹,趁他们没防备……”
“防备?”王铁柱打断他,转动轮椅凑近地图,“你怎么知道他们不是故意留着车辙?粮站那地方我去过,以前是镇里的储备库,围墙是钢筋混凝土的,就一个大门,易守难攻。他们敢明着把车辙留给咱们,说不定早就布好了陷阱——比如在必经之路挖个坑,或者藏在路边打冷枪。”
林溪站在桌角,怀里抱着刚清点好的药品清单,轻声说:“昨晚清点过,机枪子弹只剩一百七十发,步枪子弹四百出头。真打起来,这些子弹未必够。而且……”她顿了顿,声音更低了,“咱们现在缺绷带、缺消炎药,要是有人受伤,连换药都成问题。”
时敬发靠在仓库的门框上,手里转着根箭杆,箭尾的羽毛被风吹得轻轻颤动。“我觉得可以去,但不是硬攻。”他忽然开口,目光落在泥地上的车辙里,“派个小队顺着车辙侦查,摸摸他们的底:到底有多少人?枪在哪藏着?粮站里除了粮食还有啥?有没有丧尸在附近晃悠?把这些摸清楚了,再决定打不打,怎么打。”
“侦查?那不是白费功夫?”杨振平皱起眉,“他们就二十来号人,听马师傅说都是些镇上的闲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