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盘室的夜灯在PCB(印刷电路板)行业研报上投下青灰色的光斑,林深指尖划过“高频高速板”的技术参数表,忽然想起失业那年在电子厂打零工的场景——流水线上,工人们戴着防静电手套将绿色电路板放入回流焊炉,锡膏融化时腾起的微烟里,映着他当时茫然的脸。此刻屏幕上“紫曦科技”的涨停封单还未撤下,他却已将目光投向半导体产业链的下一个节点:这块看似普通的电路板,实则是芯片与整机之间的“数字血管”。
加密邮箱弹出新邮件,发件人“晶圆观察者”的附件里是几张模糊的车间照片,背景中“HT-8000高速钻机”的红色铭牌格外刺眼。“注意‘经纬电路’的钻孔报废率,”邮件正文写道,“他们刚引进的日本设备在加工12层以上HDI板时良率异常。”
林深的心猛地一沉。“经纬电路”是他近期跟踪的PCB龙头企业,主攻5G基站用高频高速板,其产品直接供应某通信设备巨头。这名字让他想起申请破产时法院门口的经纬路,纵横交错,如同PCB上密密麻麻的布线,看似无序,却藏着通往出口的逻辑。
他立刻调取“经纬电路”的股票走势图:过去半年,股价在30-40元区间窄幅震荡,成交量萎缩至地量,典型的“散户离场”形态。但放大K线周期后,他发现每逢季度末都有机构大宗交易以溢价5%接盘,交易席位指向某家专注硬科技的私募。这让他想起光刻胶领域“深海投资”的隐蔽吸筹手法,只是PCB的战场更贴近实体经济,资金布局的周期也更长。
“别被成交量骗了,”他喃喃自语,打开“经纬电路”的官网投资者关系栏目,最新的业绩说明会纪要里藏着玄机:“高频高速板产能利用率达95%,新增产线预计Q4投产。”没有具体客户名称,没有订单金额,这种“工业级模糊”比数字货币项目的“生态合作”更考验解码能力。
二、焊盘上的密码:从铜箔到供应链穿透
“PCB的核心不在K线,在压合车间。”晶圆观察者的邮件带着工业油墨的味道,“去查‘经纬电路’最近三个月的铜箔采购量,特别是进口超薄电解铜箔的到货记录。”
林深愣了一下。电解铜箔是PCB的“骨架”,全球70%产能集中在日韩,而高频高速板所需的12μm以下超薄铜箔更是“卡脖子”材料。他通过供应链数据平台调取海关进口记录,发现“经纬电路”的超薄铜箔进口量在两个月前激增200%,但同期产品出库量仅增长30%。
“囤货!”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