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脸上皆露出一丝得意与期待之色,显然希望借此机会除去赵构这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赵构心中大惊,却强装镇定,噗通一下跪地,一脸悲愤地说道:“父皇明鉴啊!儿臣对皇兄忠心耿耿,自皇兄病重,儿臣日夜侍奉,从未有过二心。如今皇兄驾崩,儿臣悲痛万分,却不想竟遭此污蔑。若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拿入狱,实在是千古奇冤,还望父皇为儿臣做主!”说罢,声泪俱下,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
支持赵构的刑部尚书等人赶忙也跪地为他辩解。刑部尚书一脸严肃,言辞铿锵有力:“太上皇,诸位大人稍安勿躁!怎能仅凭无端猜测,便认定康王有罪?想当年,太祖皇帝便是传位给太宗皇帝,此乃兄传弟之先例。我大宋向来尊崇‘皇位有德者居之’,先皇在弥留之际,手指康王,焉知不是认为康王德才兼备,故而有传位于康王之意?此时,我们应秉持公正,详查细究,而不是急于给康王定罪。若只因一些捕风捉影之事,便仓促将康王下狱,恐怕会寒了忠臣之心,也让天下人质疑我大宋朝堂的公正。还望太上皇明察!”
赵佶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朝堂上这剑拔弩张的一幕,心中暗暗叹息。他深知此事棘手,若贸然下旨捉拿赵构,万一冤枉了他,恐寒了忠臣之心,也会让朝堂局势更加混乱;但若置之不理,又难以平息支持大皇子和三皇子大臣们的怒火。他眉头紧锁,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行事。在真相未明之前,不可轻易定罪。但为了查明皇上死因,还我大宋一个朗朗乾坤,朕定会派人彻查。在此期间,康王需留在府邸,朕不拘你行动,见客,只别出城,听候传讯便是。”
赵构听闻自己被软禁于府中,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眼中满是惊恐与悲愤。他像是被抽走了浑身力气,踉跄了几步,几近瘫倒。旋即,他声嘶力竭地哭喊起来:“冤枉啊!我何罪之有?为何要如此对我!”
喊罢,他双眼通红,不顾一切地朝着殿中的立柱撞去,那决绝的态势,仿佛唯有一死才能证明自己的清白。周围的侍从们见状,大惊失色,纷纷冲上前去阻拦。几个人费了好大的力气,才将他紧紧抱住,使得他的额头仅仅擦过立柱,留下一道浅浅的红印。
被拦下后的赵构,双腿一软,直接瘫倒在地,继而捶胸顿足,痛哭流涕地大喊着:“我对皇兄一片赤诚,尽心尽力侍奉,却换来如此猜忌,这天理何在?我赵构到底做错了什么!”他的哭声回荡在大殿之中,显得格外凄凉悲怆,那模样,仿佛真的遭受了天大的冤屈。
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