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凰十四年的初夏,奉节城的江水裹挟着上游的泥沙,奔腾东去。龙天策站在城楼上,望着西南方向连绵起伏的山峦,那里云雾缭绕,仿佛藏着无数秘密。抵达奉节不过数日,他已从守将王忠与各方密报中,摸清了西南的权力格局——这片土地上,并非散乱的蛮夷部落,而是盘踞着六个权势滔天的家族,孟、杨、刘、董、卓、巴,他们如同六棵参天古榕,根系深扎西南大地,枝叶交错,掌控着这里的军政、经济、民生,甚至部族的兴衰,彼此既勾结又倾轧,构成了一张令朝廷头疼的“盘根错节”之网。
孟氏盐权:百年根基控命脉
“西南六族,以孟家为首。” 王忠在龙天策身边,指着舆图上标着“盐泉镇”的地方,语气凝重,“孟家祖上是西南最早发现盐泉的部族,世代掌控着西南最大的盐井,‘西南之味,系于孟氏’,这话可不是虚的。”
盐,在古代是比粮食更重要的战略物资,尤其是远离中原的西南,盐几乎等同于财富与权力。孟家凭借盐井,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更通过“盐引”(贩盐许可证),控制着西南的商贸网络。无论是汉族官吏还是蛮夷首领,想要获得稳定的盐源,都绕不开孟家。
现任孟家族长孟天雄,年近六旬,深居简出,却心思深沉,手段狠辣。他从不直接参与地方政务,却能通过盐价的涨跌、盐引的发放,轻易影响一个州县的稳定。据说奉节县令的任命,都要事先征求他的意见。
“孟家最擅长的,是‘润物无声’的掌控。” 王忠补充道,“他们与其他五家都有联姻,孟家的女儿,嫁给了杨家的长子、刘家的次子;孟家的儿子,则娶了董家的嫡女。通过联姻,他们将六家的利益,牢牢绑在了一起。”
龙天策看着舆图上盐泉镇的位置,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要动西南,必先动盐;要动盐,必先解孟家之局。”
杨氏兵权:将门虎子镇边陲
与孟家的“文控”不同,杨家走的是“武统”路线。
“杨家祖上是随太宗皇帝征战西南的武将,后来留镇此地,世代承袭‘镇南校尉’之职,掌控着西南最精锐的地方军队——‘破山军’。” 王忠介绍道,“现任家主杨烈,年方四十,勇猛善战,一手杨家枪使得出神入化,在西南军中威望极高。”
杨家的府邸,就设在奉节城西的军营旁,院墙高筑,甲士林立,比县衙还要威严。破山军的将士,多是杨家的部曲与亲信,只听杨家号令,连朝廷派来的经略使,都难以调动。
“杨烈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