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时,船员们在禾苗区搭起临时的观察棚。用红树林气根和芦苇杆扎成的棚子,既能挡潮又能透气,棚下的泥地上,铺着收集来的禾叶,散发出淡淡的草香。宝儿借着油灯的光,在海图上仔细标注:用绿色圆点标记禾苗密集区,红色三角注明盐壳厚度,蓝色曲线画出潮汐淹没的范围,旁边还特意记下 “鸟护苗”“根泌盐” 等特性,字迹被潮汽浸得有些模糊,却一笔一划格外认真。
深夜的潮声格外清晰,涨潮的海水再次漫过禾苗根部。宝儿趴在棚边观察,发现被海水浸泡的根须会轻微蠕动,像是在主动吸收水分中的养分,而叶片上的盐霜则在月光下泛着冷光,与远处灰岩岛的发光贝类遥相呼应。她突然明白,这些看似柔弱的植物,早已在与海洋的拉锯中,练就了一身生存的硬功夫,它们的每一寸生长,都是对这片潮打滩最精准的适应。
黎明时分,收集的种子已装满三个陶罐。船员们用桐油布仔细密封罐口,再裹上芦苇叶防潮,小心翼翼地搬入舱底。老舵手则在船尾做了个简易的标记,将一束带着谷穗的芦苇系在缆绳上,随风飘动的穗子像面小小的旗帜,标记着这片藏着宝贝的潮滩位置。
船队离开时,宝儿回头望去,晨光中的潮打滩绿得发亮,野禾苗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与他们道别。她知道,这些红褐色的谷粒,将和海图上的标记一样,成为这次远航最珍贵的收获 —— 比起金银,能让百姓在盐碱地上种出粮食的种子,才是真正能安定天下的财富。
船帆鼓满风,带着新的发现和满舱的希望,继续朝着下一片未知的海域驶去。甲板上,那个装着禾种的陶罐被小心地放在舵轮旁,仿佛成了新的 “罗盘”,指引着船队在探索自然的同时,也不忘为人间带回生生不息的力量。
喜欢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穿越北宋:法学骄子的逆袭之路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