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复杂。水下不时出现隆起的黑色礁石,表面光滑如镜,触感滚烫,显然是火山喷发后冷却的岩浆形成的。这些礁石的形状极为奇特,有的像凝固的浪花,有的似扭曲的树根,相互堆叠成迷宫般的水下障碍,船桨稍不留意便会撞上,发出 “咚” 的闷响,仿佛敲在烧红的铁块上。
午后的海面上突然升起大片白雾,与火山烟柱的灰白色不同,这雾带着浓郁的水汽,接触皮肤时能感到明显的温热。雾中能见度骤降,连近在咫尺的桅杆都变得模糊,只隐约可见轮廓在雾中晃动,如同巨兽的骨架。船员们纷纷用湿布捂住口鼻,却仍挡不住那股钻入肺腑的硫磺味,有人开始咳嗽,咳出的痰中带着淡淡的黄色 —— 那是吸入的硫磺微粒。
“跟着蒸汽柱走!” 老舵手突然喊道,他指着雾中偶尔露出的白色烟柱,“热泉喷得越高,底下的礁石越浅,那些矮胖的蒸汽团底下反而安全!” 他的经验果然管用,当船队避开高耸的蒸汽柱,沿着矮胖的蒸汽团边缘航行时,测深绳显示的水深始终稳定在四丈左右,再未撞上礁石。雾中偶尔传来 “嗤” 的声响,那是蒸汽遇冷凝结成水滴的声音,在甲板上积成小小的水洼,水底沉着一层黄白色的硫磺粉末。
热泉区的生物格外奇特。礁石缝隙中生长着暗红色的海藻,叶片肥厚,表面覆盖着一层黏液,能抵御高温海水的侵蚀。用手触摸,这些海藻竟带着微微的温热,仿佛自身也能产生热量。更令人惊讶的是,海藻间穿梭着一种透明的虾,虾壳薄如蝉翼,能清晰看见体内的脏器,它们在接近百度的热水中依旧活动自如,显然是长期适应极端环境的结果。
“这些虾能当活的测温计。” 渔民出身的船员笑着说,他用渔网捞起几只,“水温超过五十度,它们就会扎堆;要是到了七十度,就会躲进海藻最深的地方。跟着它们走,准能避开烫死人的热泉眼。” 他说得没错,当虾群突然钻进礁石缝隙时,测深绳下的海水温度果然骤升,蒸汽柱也变得格外密集,显然底下是个大型热泉。
船队在一处相对平静的海湾停靠时,发现岸边的沙滩呈现出奇异的黑白相间纹路。黑色的是火山喷发后的玄武岩碎块,白色的则是结晶的盐矿,两者在海浪的冲刷下交织成天然的图案,如同大地的指纹。更奇特的是,沙滩上的沙粒踩上去格外烫脚,正午时分甚至能烤熟鸡蛋,船员们不得不垫着木板行走,木板与沙地接触的地方冒出细微的白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