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萨德的观察员说要见您。"他指了指窗外,穿黑西装的男人正站在玻璃幕墙前,手里举着平板,"他说要拍你们的排爆流程。"
陈然整理了下袖扣,走向电梯。经过近卫营队员身边时,他拍了拍最前面那个的肩章:"别紧张,把平时的本事拿出来。"
峰会结束的当晚,印尼内阁召开紧急会议。陈然坐在主位右侧,看着投影屏上播放的峰会安保纪录片——镜头里,近卫营队员用液压钳剪断"爆炸物"引线的瞬间,被慢放成慢动作;无人机干扰器启动时,空中的航拍器像被施了定身咒般坠落;甚至连茶歇区的服务员,都是近卫营便衣假扮的,腰间别着微型电击器。
"各位,"总理马鲁夫翻着报告,"洪兴安保的'本土化'和'专业化',超出我们的预期。"他的手指停在"应急响应时间"一栏,"从警报响起到控制现场,平均耗时47秒——比我们的特种部队还快。"
陈然注意到坐在角落的情报部长苏西洛,对方正用钢笔在笔记本上画着什么。三天前,苏西洛派人伪装成清洁工潜入洪兴营地,结果被近卫营的监控系统拍下,连对方藏工具的塑料袋品牌都被记了下来。
"陈先生。"苏西洛突然开口,"我们想了解,洪兴安保的核心训练体系是从哪里学的?"
陈然笑了笑指了指身后的高晋,"阿晋去鹰酱受训,回来又请了熊猫的特种部队教官——我们把这些东西揉碎了,再结合印尼的实际情况,比如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战术调整,热带雨林里的追踪技巧。"
"有意思。"苏西洛合上笔记本,"总统阁下说,要把洪兴安保纳入'国家战略安全伙伴'名单。当然,这需要更深入的了解。"
会议结束的深夜,陈然站在"东岛"的礁石上,海风卷着咸湿的气息灌进领口。他手里攥着卫星地图,红点标注的位置是爪哇海深处的一片荒岛——面积约五平方公里,退潮时露出沙滩,涨潮时四面环海。
然哥。"高晋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测绘队说,岛中央有地下溶洞,能建地下训练场。"他指着海平面,"东边两公里是国际航道,南边是深海区,适合做实弹射击场。"
陈然弯腰捡起块礁石,扔进浪里。"十年前,我蹲在曼谷的码头数货柜,总想着什么时候能有个自己的'基地'。"他把卫星地图折好收进怀里,"现在洪兴在印尼有三百间商铺、两所华文学校、五百号兄弟,是时候给自己建座'堡垒'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