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加达湾的晨雾还未散尽,高晋站在"洪兴近卫营"的战术指挥中心,盯着墙上的电子沙盘。沙盘中央的红点正在闪烁——那是即将举行的"东盟数字安全峰会"主会场,位于雅加达会议中心的地下三层。他的手指划过沙盘边缘的蓝色标记,那是近卫营负责的七处关键卡点:码头、电力枢纽、通讯基站,还有……他抬头看了眼窗外,三辆伪装成垃圾车的防弹装甲车正驶出营地,车身上的"GD"标志被帆布遮得严严实实。
"晋哥,装备清点完了。"通讯兵小周抱着平板凑过来,"热成像仪、无人机干扰器、防爆机器人,每样都多备了两套。陈总说了,这次峰会来的是三十个国家的网安专家,连以色列的摩萨德都派了观察员。"
高晋扯了扯作战服领口,露出锁骨处的旧疤——那是五年前在曼谷码头和毒贩火拼时留下的。"把应急预案再过一遍。"他把平板塞回小周手里,"特别是地下车库的反劫持演练,记住:人质优先,次生灾害零容忍。"
上午十点,陈然站在会议中心的观景台,望着楼下忙碌的安保人员。他的西装内袋里装着近卫营的"峰会安保手册",封皮是磨旧的牛皮纸,扉页上高晋用红笔写着:"洪兴近卫营,使命必达。"这是他特意要求的——比起花哨的装备,他更看重"规矩"二字。
"陈总。"印尼国家警察总长巴古斯走过来,警服上的勋章闪着光,"您的安保团队让我想起当年荷兰殖民时期的'皇家荷属东印度军'。"他压低声音,"刚才我在后台看到,你们的队员检查消防通道时,连墙缝里的电线都用手摸了一遍。"
陈然笑了:"巴古斯长官,我们洪兴做建材生意起家。"他指了指脚下的地毯,"当年给总统府铺地砖,我蹲在地上数过每块瓷砖的空鼓——细节,是刻在骨子里的。"
下午两点,峰会现场突然响起刺耳的警报。高晋的战术手表震动,显示地下车库B3区触发"可疑物品"预警。他抓起通讯器:"一组封锁入口,二组穿排爆服,三组用热成像确认目标!"话音未落,十二名队员已呈战术队形冲进车库。
陈然在指挥中心盯着监控画面。穿防爆服的队员半跪在地,用机械臂缓缓移开那团"可疑物"——竟是个被遗弃的行李箱,拉链处缠着几根彩色电线。高晋凑近些,用镊子夹起一根电线,对着强光手电照了照:"普通电线,里面没装药。"他抬头对通讯器说,"解除警报,联系主办方确认失主。"
警报解除时,巴古斯的手机响了。他接完电话,冲陈然挑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