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中悬挂的巨大南中地图前,手指精准地点在朱提、贲古的矿脉标记上,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此地之矿,乃天赐炎汉!得之,则甲兵可缮,农具可新,国脉可续!失之…”他环视众人,目光最终落在御座上面色凝重的刘备身上,一字一句,重若千钧,“则我君臣,唯有坐困愁城,待刘基铁壁合围,坐看这‘天府之国’,沦为他人砧上鱼肉!”
“陛下!”诸葛亮转身,对着刘备,长揖及地,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决绝,“臣诸葛亮,请旨亲征南中!不平孟获,不获精矿,臣…誓不还朝!”
成都北郊·点将台
细雨初歇,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压着蜀中平原。猎猎旌旗在湿冷的春风中翻卷,赤色的“汉”字大纛高耸如林。五万蜀中健儿肃立台下,甲胄黯淡,许多士卒的皮甲打着深色的补丁,铁片稀疏。长矛如林,矛尖却多是竹木削尖淬火而成,闪烁着一种无奈的寒光。环首刀挂在腰间,刀鞘磨损,刀柄缠着麻绳。沉默的军阵弥漫着一种压抑的坚韧,无声诉说着蜀汉的困顿与不屈。
点将台上,刘备亲自为诸葛亮斟满一碗浊酒。酒色浑浊,映着两张同样凝重而坚毅的脸。
“孔明…”刘备的声音低沉,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将酒碗递过,“此去千山万水,瘴疠险恶,更有蛮兵凶顽…朕…将这蜀汉的命脉,托付于你了!”他用力握住诸葛亮的手腕,力道之大,指节泛白。
诸葛亮双手接过酒碗,指尖感受到陶碗的粗粝和酒液的微凉。他抬眼,迎上刘备那混合着无尽忧虑与孤注一掷期盼的目光,朗声道:“陛下放心!臣此行,必踏平南中烟瘴,寻得那地脉精魄,铸我蜀汉铁骨!使陛下之剑,再指中原!使大汉赤旗,永耀西南!”声音清越,穿透阴霾,清晰地传入台下每一个士卒耳中。
言罢,他高举酒碗,环视台下数万道投向他的目光——有迷茫,有疲惫,但更多的是被丞相话语点燃的、压抑已久的火焰。
“将士们!”诸葛亮的声音陡然拔高,如同利剑出鞘,直刺苍穹,“随我南征!踏破不臣之蛮山!掘出兴汉之精铁!此战,不为劫掠,不为私仇!为蜀中父老能执铁犁,安心稼穑!为尔等手中之矛,能刺穿敌寇铁甲!为我大汉,挣一个铁与火铸就的将来!饮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饮胜!”
“饮胜——!”
“踏平南中!兴我大汉!”
山呼海啸般的吼声骤然爆发,如沉雷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