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羽扇轻摇,眉宇间忧色深重:“翼德将军,非是商贾心黑。此乃刘基铁壁之威也。其垄断颍川巨矿,官营冶场日夜不休,产出精铁如山,成本低廉。对外则严密封锁,片铁难出。四方诸侯欲求铁器,唯有依赖残存小矿、回收旧铁,或……铤而走险,从黑市购入。物以稀为贵,奸商囤积居奇,价格焉能不飞涨?这八百钱,恐怕还是开始。”
他指着案上那块劣铁:“此等劣铁,杂质过多,韧性极差。用之打造兵器,易折易崩;打造农具,难堪重负。然即便如此,亦是我军维系战力、安定民生的必需之物。”他转向刘备,语气沉重:“主公,新野屯田,急需铁犁铁锄。军中兵甲,亟待修补补充。然府库空虚,粮饷尚且捉襟见肘,焉有余财以如此天价购铁?长此以往,军民困顿,战力日削,恐非长久之计啊。”
刘备摩挲着那块冰冷的劣铁,感受着其粗糙的质地和令人绝望的轻飘,仿佛握着新野未来的沉重与脆弱。他沉默良久,才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八百钱一斤铁……此非购铁,实乃饮鸩止渴!”
江东,秣陵水寨。巨大的楼船正在紧张的维护中。水军都督周瑜一身劲装,亲自在船坞督工。他面色冷峻,看着工匠们小心翼翼地拆卸下一块块锈迹斑斑、甚至出现裂痕的船体铁制构件(如加固肋条、锚链环扣、弩机基座)。
“都督,”负责船材的老匠头满脸愁苦,捧着一块刚卸下、边缘已腐蚀出锯齿状缺口的铁板,“库中备用的大块熟铁板早已耗尽。新近从会稽、吴郡零星小矿购得的生铁,成色驳杂,勉强打制些小件尚可,用于船体要害部位……实在不堪重负啊!江浪拍击,铁锈蔓延,隐患极大!”
旁边一个年轻工匠低声嘟囔:“听说北边刘基那边,官营大冶场出的铁板,又厚又韧,水泡几年都不带锈的……要是能弄到……”
“住口!”老匠头厉声呵斥,紧张地看了一眼周瑜。这种动摇军心的话,岂能乱说!
周瑜却并未动怒,只是眼神更加幽深。他修长的手指拂过铁板冰冷的裂痕,指尖传来铁锈簌簌剥落的细微触感。他何尝不知刘基冶铁之精?江东水师纵横长江,船坚器利是根本。如今,这根本正在被无形的铁锈侵蚀。他望向北岸,仿佛能穿透重重山水,看到颍川那日夜喷吐着象征力量与封锁黑烟的巨炉。刘基的铁器壁垒,不仅困住了曹孟德,扼住了刘玄德的咽喉,如今这冰冷的铁锈,也正悄然爬上他江东楼船的龙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