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的栈道如同缠绕在巨兽脊背上的藤蔓。此刻,这条维系着刘备军前线命脉的通道上,正上演着一场无声的灾难。曾经在诸葛亮手中焕发新生、被寄予厚望的“木牛流马”,此刻却成了瘫痪的巨兽,横七竖八地阻塞在狭窄的山道上。断裂的木轮、崩飞的铁件、散落一地的粮袋,混杂着士卒们绝望的咒骂和骡马惊恐的嘶鸣,构成了一幅令人窒息的画面。粮草转运,彻底瘫痪。
而这一切的源头,远在千里之外的陈留。
陈留,工坊深处,马钧密室
烛火摇曳,映照着墙壁上悬挂的复杂图纸,空气中弥漫着铁屑和油脂混合的独特气味。马钧,这位被刘基倚为“匠神”的奇才,此刻正凝视着桌案上几件不起眼的零件。那是几枚精心仿制的轴承——木牛流马负重运转的核心枢纽。它们外形与蜀地工坊所产几乎一模一样,但细看之下,内圈滚道的光泽略显晦暗,材质似乎也更为疏松。
“大…大人,”一名身着粗布短衫、指节粗大的中年工匠垂手侍立,声音带着敬畏,“按您的吩咐,东西都备好了。这…这法子真能成?”他叫鲁三,是马钧从陈留官营工坊中千挑万选出来的顶尖匠人,不仅手艺精湛,更难得的是心思缜密,口风极严。
马钧没有立刻回答,他拿起一枚仿制的轴承,用特制的卡尺仔细测量着每一个尺寸,指尖在滚道上轻轻摩挲,感受着那细微的、刻意为之的粗糙感。良久,他才放下轴承,声音低沉而平稳:“鲁三,你可知此物关键?”
“小的明白,”鲁三点头如捣蒜,“木牛流马,全赖此物承重转动。它若崩坏,车架立瘫,粮秣难行。”
“不错。”马钧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诸葛孔明,巧夺天工,以此物解蜀道转运之困,确是高招。然其设计精妙,亦有其命门。此轴承,便是其一。”他指着仿制品,“你看这材质,我们用的是寻常铸铁,而非精炼之钢。更关键的是,在铸造时,我们特意混入了少许…硫矿渣。”
“硫矿渣?”鲁三一愣,随即恍然,脸上露出惊惧之色,“大人是说…那东西会让铁变脆?”
“正是。”马钧微微颔首,“硫乃铸铁之大忌。寻常铁器含硫稍高,便易生脆,不耐冲击。我们混入的矿渣,量虽微,却足以在轴承内部埋下隐患。表面光洁如初,尺寸分毫不差,寻常查验绝难发现。然一旦负载重物,在崎岖山道颠簸挤压之下,内部应力积聚,脆性裂纹便会悄然滋生、蔓延……”
他顿了顿,拿起旁边一个陶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