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帜和沉默行进的军队。偶尔有孩童的啼哭声传出,也立刻被大人捂住。一种无形的压抑笼罩着全城。
就在襄阳城头旗帜变换的同一时刻,数百里外的长江北岸,景象却是天壤之别。浑浊的江水拍打着泥泞的滩涂,一支庞大而狼狈的队伍,正沿着江岸,艰难地向东蠕动。这是刘备和他的军民。队伍中,老弱妇孺占了多数,许多人衣衫褴褛,面黄肌瘦。推车的、挑担的、拄着木棍的……人人脸上都刻满了疲惫、惊恐和对未来的茫然。车轮深陷在泥泞里,牲畜的哀鸣、孩童的哭喊、妇人压抑的啜泣交织在一起,汇成一片绝望的悲声。
刘备骑在一匹瘦马上,形容枯槁,眼窝深陷,往日的仁厚英气被深深的挫败和忧虑取代。他频频回首,望向西北襄阳的方向,那里只剩下滚滚烟尘和一片混沌的天际线。每一次回望,都像有一把钝刀在他心头割过。
“主公,喝口水吧。”简雍递过一个粗糙的水囊,声音嘶哑。刘备木然地接过,却只是润了润干裂的嘴唇,目光依旧死死盯着来路,仿佛想从那片烟尘中看出奇迹。他沙哑地开口,声音低得几乎被江风扯碎:“十万生灵……因我刘备无能,竟至于此……背井离乡,流离失所……备,愧对苍天,愧对黎庶啊!”两行浑浊的泪水,顺着他布满尘土的脸颊滚落,砸在冰冷的马鞍上。
队伍前方,一阵小小的骚动传来。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妪体力不支,摔倒在泥水里,挣扎不起。旁边的家人惊慌失措。刘备猛地一夹马腹,瘦马踉跄着奔过去。他滚鞍下马,不顾泥泞,亲自俯身将老妪搀扶起来。老人浑浊的眼睛看着他,满是惶恐和依赖。刘备紧紧握住老人枯瘦冰冷的手,环视周围一张张绝望的脸,一股悲愤之气直冲胸臆。他猛地挺直脊梁,指向东南方浩渺的江面,用尽全身力气嘶吼,声音在江风中传开,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决绝:
“父老乡亲们!抬起头来!看那大江奔流!看那江东之地!刘玄德在此立誓!今日之失,他日必十倍偿之!只要我刘备一息尚存,必为诸位寻一片安身立命之土!纵使千难万险,纵使刀山火海,备亦当以身为盾,护诸位周全!愿随我者,速速南行!生死与共,不离不弃!”
这嘶哑却饱含力量的呐喊,像一道微弱却坚韧的火光,暂时驱散了人群中的绝望阴霾。人们互相搀扶着,抹去泪水,眼中重新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咬着牙,继续在泥泞中跋涉,朝着未知的江夏方向挪动。沉重的脚步踏在泥水里,溅起浑浊的水花,每一步都浸透着生存的艰难与不屈。
本小章还未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