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缓缓流动,标记着无声流逝的光阴。
屋子中央,一盆烧得正旺的炭火发出噼啪轻响,橘红的火苗跳跃着,驱散着从门缝窗隙钻入的寒意。炭盆旁,一位宽袍大袖、气质儒雅的中年文士正盘膝坐在蒲团上,手捧一杯热气腾腾的茶汤,正是崔州平。见刘备等人进来,他放下陶杯,微笑着起身相迎,目光在刘备和诸葛亮之间流转,带着了然和一丝玩味。
“玄德公,别来无恙?”崔州平拱手笑道,目光扫过刘备身后肃立的关张,“风雪三顾,求贤若渴,此心可昭日月矣。”
刘备连忙还礼,心中却是一凛。崔州平看似寒暄,实则点破了他此行的急切,更在诸葛亮面前为他定了“求贤若渴”的调子。他谦逊道:“州平先生取笑了。备德薄才鲜,值此乱世,如履薄冰。闻听卧龙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特来求教,以解迷津。”
诸葛亮已走到书案旁,并未落座主位,而是随意地倚在案边,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拨弄着案上一个由九块光滑木片组成的奇特方盘——那木盘上刻满纵横交错的线条和密密麻麻的细小文字符号,似乎是某种推演用的工具。他听着刘备与崔州平的对话,神色依旧平静,只是那双深潭般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微光。
“迷津?”崔州平捋了捋颔下短须,摇头叹息,“当今天下,群雄逐鹿,汉室倾颓,此非一人一地之迷津,实乃乾坤倒悬之困局。曹孟德挟天子虎踞中原,兵锋所指,莫敢撄其锋;江东孙氏三世经营,根基渐固;其余如刘景升、刘季玉辈,或守户之犬,或闇弱之主。玄德公虽有仁德之名,然困守新野弹丸之地,兵微将寡,粮秣不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他话语犀利,直指刘备最深的痛处,草庐内的空气仿佛也随之凝重了几分。
炭火噼啪一声爆响,溅起几点火星。
刘备的脸色在炭火映照下显得有些苍白,崔州平的话像冰冷的针,刺破了他强自维持的镇定,将新野的窘迫、未来的渺茫血淋淋地摊开在眼前。他下意识地攥紧了置于膝上的拳头,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他深吸一口气,那混合着墨香、炭火气和淡淡草药味的空气涌入肺腑,带着一丝苦涩。他抬眼,目光越过跳动的火焰,直直望向倚在书案旁的诸葛亮。
“先生!”刘备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孤注一掷的恳切,在这寂静的草庐里显得格外清晰,“州平先生所言,字字锥心,皆备日夜忧思之痛!汉室陵夷,奸臣窃命,备不自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然智术短浅,半生奔命,迄无所就。今困顿新野,强敌环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