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悠闲员工”的感知。为首的“生产主管”(李强),一个面容刚毅、眼神沉稳的中年男人,偶尔会出现在林宇家工地外围,或村口小卖部,与林宇进行短暂、如同老友寒暄般的交流,眼神交汇间,信息已无声传递。
村口的旧仓库焕然一新。白墙灰瓦,挂着“溪源便民小卖部 & 快递驿站”的木制招牌,透着朴素的乡土气息。一个约莫四十岁、笑容温和、手脚麻利、说话带着点南方口音的“陈大姐”(系统后勤兵)成了这里的主人。
小卖部里商品琳琅满目:油盐酱醋、米面粮油、烟酒副食、零食饮料、日用百货,一应俱全,价格公道。最里面隔出一个小房间,刷得雪白,靠墙立着几个带玻璃门的药柜,里面整齐摆放着常用的感冒药、肠胃药、止痛膏药、消毒纱布、碘伏、体温计等非处方药和急救用品,旁边贴着清晰的用药说明。这里成了村民应急取药的小小“健康角”,免费提供。
更重要的是,这里成了村里的信息枢纽。快递公司的面包车每天定时将包裹送来,“陈大姐”热情地帮忙代收、登记、通知。村民们来取快递、买东西、闲聊家常。“员工”们也偶尔过来买包烟、取个网购的包裹(主要是生活用品或书籍),与“陈大姐”和村民们发生着自然而日常的接触。“陈大姐”记性好,人热情,谁家老人需要什么药,谁家孩子在外地寄了东西,她都记得清楚,很快成了村里最受欢迎的人之一。这个小卖部,如同一个精妙的信息节点和观察哨,自然地融入了乡村生活。
林宇站在自家老屋的围挡外。帆布隔绝了内部景象,但他能“听”到里面高效而有序的施工声。他的身边,是拄着崭新碳纤维轻便拐杖、脸上带着久违期盼神采的父亲林建国。拐杖是“员工”昨天送来的,轻巧结实,林建国爱不释手。
“宇娃子,专家…啥时候来?”林建国忍不住又问,语气里是压抑不住的渴望。昨天,第一批包装严密的“进口药物”(神经修复因子注射剂、高级抗炎药)已经由一名穿着快递员服装的“员工”送到家里,冰袋保鲜。林建国已经按照“专家远程指导”(小雅模拟的专家视频通话),开始了第一阶段的药物治疗,腿部的沉滞胀痛感竟真的有所缓解!这让他对“省城专家”和后续治疗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
“快了,爸。”林宇安抚道,“专家行程安排好了就通知我们。您按时吃药,感觉是不是好点了?”
“好!好多了!这药…真神!”林建国用力点头,激动地拍了拍儿子的胳膊。
王秀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