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布料能够在预定的时间自动落下,遮挡住荧光灯。这样一来,每当夜晚来临,荧光灯便会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依次亮起和熄灭。与此同时,林羽还细心观察着幼苗的变化,记录下每次调整后的结果。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惊喜地发现,这种方法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尽管初期由于频繁的遮挡,部分幼苗出现了短暂的生长停滞现象,但随着身体逐渐适应新的光照周期,它们的生长速度反而加快了。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原本困扰着林羽的飞虫问题也得到了有效控制。虽然偶尔还会有一些零星的飞虫出现,但数量已经大大减少,不再构成威胁。
为了进一步验证这种方法的效果,林羽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实验。他将试验田划分为三块区域:第一块区域采用传统的自然光照,第二块区域使用连续不间断的荧光灯照射,第三块区域则是采用定时遮挡法的荧光灯照射。经过数周的观察和数据收集,最终的结果显示,在第三块区域内,种子的发芽率从最初的不到1%提升到了3%,虽然这个数字依然不高,但对于目前的情况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然而,就在林羽为这一成果感到欣慰的同时,他也意识到这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小胜利。毕竟,3%的发芽率距离理想的种植效果还有很大差距。要想真正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他还需要克服更多困难。例如,如何进一步提高发芽率?如何确保幼苗在成长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些都是摆在林羽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林羽也注意到了一些有趣的细节。比如,在某些特定时间段内,荧光灯的亮度会发生微妙变化。有时它会变得异常明亮,仿佛有某种神秘的力量在背后操控一般;而在另一些时候,光芒却又显得黯淡无光。林羽猜测,这可能是由于萤石本身的特性所致。也许,通过更深入地研究萤石的发光机制,他能找到更加稳定的光源解决方案。
此外,林羽还注意到,每当荧光灯熄灭之后,山洞内的空气似乎会变得格外清新。这让他联想到之前在清理洞口血渍时使用的艾草燃烧方法。艾草燃烧产生的烟雾不仅能驱赶昆虫,还能净化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那么,是否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将艾草的净化功能与荧光灯结合起来呢?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或许可以创造出一个更加健康、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林羽开始着手寻找新的突破点。他仔细检查了山洞内的每一处角落,试图从中发现任何可能有助于改善现状的线索。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