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殿内,四人围坐讨论正酣。慕挽歌摊开手中的图纸,指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规划说道:"陛下,臣妾想着这学堂分三个部分,算学堂、格物堂,还有实作坊。"
纪凌尘凑近了看,只见图纸上画得极为详细,连桌椅摆放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挽歌,你这规划得真仔细,"武芊芊也探头过来瞧,"不过这实作坊是干什么的?"
"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地方,"慕挽歌眼中闪着兴奋的光芒,"光学理论不行,得实际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比如学了算学,就要会用算盘;学了格物,就要会制作简单的器械。"
柳如烟轻抚着图纸边缘,温声说道:"这个想法很好,不过臣妾担心一个问题。那些世家子弟会愿意动手吗?他们从小娇生惯养,让他们干这些..."
"管他们愿不愿意!"武芊芊大咧咧地摆手,"想考功名就得按规矩来!陛下都说了,科举改革势在必行,谁敢不服?"
纪凌尘听着三人讨论,心中暗暗点头。芊芊虽然说话直接,但说得在理。这次改革就是要打破传统,让那些世家子弟也尝尝实际动手的滋味。
"如烟的担心有道理,"纪凌尘沉声说道,"不过朕倒觉得这正是改革的意义所在。那些世家子弟从小只知读书,不知民间疾苦,让他们动动手,说不定能学到更多。"
正说话间,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个太监快步走进来,跪地禀报:"陛下,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求见,说有急事商议。"
纪凌尘皱了皱眉头。这两位大臣平时很少一起来,今天突然联袂而至,必定有事。
"让他们进来。"
不一会儿,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匆匆走进殿来。工部尚书是个五十多岁的中年人,平时做事稳重;户部尚书年纪稍轻,负责国库财政,这两年因为工坊收益颇丰,倒也支持新政。
"臣等参见陛下!"两人齐声行礼。
"平身,"纪凌尘挥手道,"有什么急事?"
工部尚书和户部尚书对视一眼,工部尚书先开口:"陛下,臣刚收到各地府县的奏报,都在询问学堂建设的事。"
"学堂建设?"纪凌尘有些意外,"消息传得这么快?"
"陛下,"户部尚书接话道,"听说朝中要建新式学堂,各地官员都很积极,纷纷请求在当地也建设类似的学堂。"
慕挽歌听了心中一喜,没想到自己的方案这么快就有反响。她忍不住说道:"陛下,这说明大家都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