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反而扑向蒙古伏兵。
哲别砍翻两个惊慌的百夫长,独眼突然瞥见沙丘上的闪光。萧夜不知何时已登上制高点,手中令旗正随着风向变化调整角度。他身旁的老斥候举着青铜鉴,反射阳光指引各队行动——那根本不是什么阵法变化,是在人工制造火旋风!
"撤往流沙河!"哲别的吼声被爆炸声淹没。宋军楯车突然全部掀开,露出下面隐藏的投石机。这些简易器械抛射的不是石弹,而是装满石灰的陶罐。陶罐在半空炸裂,白雾与火焰接触的瞬间,整个战场被刺目白光笼罩。
萧夜却没有趁势追击。他盯着沙地上几道新鲜的车辙,突然夺过亲兵的弓箭,朝三十步外的空地射去。箭矢没入沙土的瞬间,整片河床轰然塌陷,露出下面布满尖桩的陷坑。坑底还有十几具穿着宋军衣甲的尸体——全是前日失踪的斥候!
未时的热浪扭曲了地平线。萧夜在临时伤兵营审问俘虏,这个蒙古千夫长右脸有道新鲜的刀伤,正是今晨冲锋时被棱枪所伤。
"...哲别大人要取...玉门关的粟米..."俘虏用生硬的契丹语招供,眼睛却不断瞟向帐篷角落的马鞍。当通译递过水囊时,他突然用蒙古语急速说了句话,帐外立即传来战马嘶鸣。
萧夜箭步上前捏住俘虏下巴,却晚了一步——黑血已经从对方嘴角涌出。但就在尸体倒下的瞬间,他注意到马鞍内侧不自然的隆起。割开牛皮夹层,一张绘制在羊皮上的粮道图赫然在目,上面用朱砂标着玉门关周边十二处粮仓。
"难怪..."萧夜的手指抚过图纸上那些西夏文字,"他们佯攻北门,实为断粮!"
亲兵突然慌张进帐:"将军!西北方出现新敌军,打着黑牦牛尾旗!"萧夜冲出帐篷时,千里镜里映出一支从未参战的生力军。那些骑兵戴着青铜面具,马鞍旁挂着古怪的皮囊——是西夏铁鹞子的残部,皮囊里装的是西域传来的"石脂水"!
申时的狂风卷着沙粒拍打铠甲。萧夜站在关城最高处,看着远处蒙古军阵中升起的苍狼大纛。这是全军总攻的信号,但敌军动向却异常迟缓——他们在等什么?
烽燧台上的铜钲突然自鸣。萧夜扑到垛口前,看见关后五里的古长城遗址处扬起不自然的烟尘。那段城墙早在唐末就已坍塌,除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烽燧地道!"萧夜一刀劈断警报绳,"敌军要走隋炀帝旧道!"
老军户曾提过,隋朝征西域时为运粮秘密开凿过山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