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门被打压,要说最高兴的,莫过于这天下的道士们了。
随着消息的传开,全国各地的道观都跟过年似的。那些平日里潜心修道,讲究清静无为的老道长们,一个个笑得胡子都翘了起来。
这还没完,更让李承乾没想到的事情发生了。
以龙虎山和长安城道观为首的天下道门,竟联合起来上了一道奏疏,递到了东宫。
奏疏的内容很简单,也很离谱:他们说,佛门既然都能为国库分忧,上缴七成香火钱,我等道门弟子,深受皇恩,岂能落后?我们也要上缴!我们也要为国效力!我们也交七成!
李承乾看着手里的奏疏,人都乐了。
这帮牛鼻子,倒是有趣。
他当即便派人,将龙虎山那位据说已经年过九旬的老天师,以及长安城道教的领头人,请到了东宫。
东宫偏殿,茶香袅袅。
李承乾看着面前两位精神抖擞的道长,尤其是那位龙虎山的老天师,须发皆白,面色红润,眼神清澈,全然不似九旬老人。
“两位道长的好意,孤心领了。”李承乾放下茶杯,开门见山,“不过这税,你们还真不用交。”
李承乾是做过调查的,大唐的道观虽也不少,但那香火钱收的确实不多,人家是拿钱就办事,什么作法、驱鬼、堪舆,硬着头皮也给你干了,没干好还不好意思收你钱,
老天师微微一笑,稽首道:“殿下,贫道知晓您的用意。佛门近些年,行事确有出格之处,侵占田亩,不事生产,已成国之弊病。殿下此举,乃是为国除弊,我等道门,岂能不明白?”
他顿了顿,声音里透着豁达:“然,我等修道之人,讲的是一个清静无为。所谓钱财,有,便多做些善事;没有,我等亦可采药耕种,自给自足。自大唐开国以来,陛下与殿下对我道门的恩惠,我等都看在眼里。如今朝廷连年征战,又恐天灾将至,我道门弟子,也当出一份力。”
老天师目光诚恳:“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道理,贫道还是懂的。”
一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表明了立场,又捧了李承乾一手,还顺带展现了道门的高风亮节。
李承乾听完,心中也不禁生出几分感怀。
看看,什么叫格局?这就叫格局。
“老天师高义。”李承乾站起身,对着老天师郑重地行了一礼,“是孤,想得浅了。”
他沉吟片刻,忽地转身,对三宝道:“取笔墨纸砚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