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朱雀门前,人山人海。
高大的城门下,临时搭建起了一座宽阔的公审台。台下,黑压压的人群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个阵营。
左边,是几百名身着各色僧袍的僧侣,他们盘膝而坐,神情肃穆,口中念念有词,像是在为即将登台的法琳助威。右边,则是数百名身着青蓝色道袍的道士,他们手持拂尘,神态倨傲,一副看好戏的模样。
而中间,则是数量最为庞大的普通百姓,有老汉,有年轻公子,也有不少读书人,他们伸长了脖子,踮着脚尖,议论纷纷,纯粹是来看热闹的。
不远处的城楼之上,一道明黄色的纱帘后,李世民正襟危坐,目光沉静地俯瞰着下方的一切。
“咚——咚——咚——”
三声鼓响,喧闹的广场瞬间安静下来。
在百骑司的押解下,面容枯槁的法琳被带上了高台。他虽瘦得脱了相,但当他站定在台中央时,那身破旧的僧袍下,腰杆却挺得笔直,眼中竟又恢复了几分神采,仿佛那十日的精神折磨,都成了他殉道之路上的勋章。
紧接着,李承乾身着一身常服,龙行虎步地上了台,也是气势十足。
李承乾在台上坐定,没有半句废话,目光扫过台下的法琳,声音清朗:“开始吧,法琳大师,咱们就直接开门见山。你说我李氏皇族,乃代北鲜卑拓跋氏之后,可有实据?”
法琳深吸一口气,双手合十,声若洪钟:“阿弥陀佛!贫僧所着《辩正论》,引经据典,考据详实,岂是妄言?《魏书·官氏志》有载,拓跋氏……”
他一开口,便是滔滔不绝,引经据典,声音里透着一股凛然正气。台下的僧众们闻言,精神大振,纷纷高诵佛号,声势浩大。
李承乾也不打断他,就那么静静地听着。
待法琳说完,台下僧众的佛号声也渐渐平息,李承乾才慢悠悠地端起手边的茶杯,吹了吹热气。
“大师引述《魏书》,倒是下了一番苦功。”他放下茶杯,声音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可大师是否想过,一部史书,真就字字皆是信史?更何况,你所引的,不过是断章取义。”
李承乾随即起身,声音拔高道:“你说我李氏源自拓跋,那我倒要问问你,陇西李氏,自秦将李信始,历经两汉魏晋,于十六国时立西凉,代代皆有史可查,名士辈出。这传承千年的煌煌世家,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半道上冒出来的鲜卑胡人了?”
他根本不跟法琳纠结那本《魏书》的真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