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个念头是遥远过去与妈妈分离后,外界对他的不良评价,(类似于“你这个人,将来就是个悲剧”)被他吸收。
即便是:患者根深蒂固地绝望——认为自己的病无法根治。
也只是遥远过去听到外人所讲:“你这个病无法根治”,被他纳入人格之中的结果。
不为人知的是:只需找回和妈妈血脉相连的记忆,这些念头又会离他远去(不良意识有一种类似于物理上的被推开力),而回归到安全的当下……
妈妈就是“当下”和“熟悉”的存在。大家不要以为这又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真实的替换。但如果没有深层分析,也许无人能看出“活在当下”和“和妈妈捉迷藏”之间有何联系。
如果不去了解儿时那段记忆,即便是重复强调一万次“活在当下”,也不会有效。
因为传授者始终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就不要期待从根源上改变他人……
做个比喻:心理医生就像一个侦探,破解到底是什么力量改变了他的健康状态,找出这个凶手,并“绳之以法。”排除患者的隐患。
但是,话又说回来,凶手虽然找到,但是伤害的已经伤害了,怎么能还原呢?只不过是给患者一个慰籍而已。
的确,我们看惯了这种破案场面。——凶手已经绳之以法,可是死者逝矣,人死不能复生。不管科技有多发达,也不能将逝者复活。即便是克隆术,也无法复制意识。
但是唯一有一样东西可以将逝者复活——记忆。即便逝者没有留下任何音像资料(记忆就像是一部永久的摄像机),记忆也可以还原他生前的样子。
这是否说明,人的记忆是上天赋予的最高灵性呢?不容撼动、可以重生的呢?
科技办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