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精力,多做一些实际的、积极的事;明白“不完美”这个道理;就一定能真正放下。
但是,事情并非就此完结。
且来听听这位学生自己内心真实的心声。
刚开始,他强行说服自己,要求自己放下不切实际的理想,感觉很勉强、不甘,还伴有强烈地失落。
但是,渐渐地,这种不甘和失落慢慢消失。似乎以往的纠结痛苦已经真正消失。
但是,长久以后,他会发现自己渐渐变得不快乐,对很多东西都失去了兴趣。
出现这种情况,似乎说明这种通过列举现实中不完美的例子,言传身教,教他放下完美的方式并非完全合理。
细想一下,出现这种情况也不无道理:连最大的理想和快乐都可以放下,现实中其他小小的快乐应该更容易放下。
但是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如果不放下“考100分”这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他会纠结、紧张、焦虑……
如果放下这个理想,即便是走中间路线,考95分,也不一定能让他快乐。
这就是问题的复杂之处。
必须要找到一种方式来统一这对重要矛盾——既能让他不放下理想,获得追求完美理想的那份进取和快乐;又能让他在理想实现之前,不会太过焦虑;理想受挫的时候不会过分痛苦。
在找到两全齐美的答案之前,先回过头来看看前面所说的案例——j接受了父性的刚烈,消除了强迫;但是抑郁又随即而至。
再联系现在这个学生的例子,是否看出如出一辙?
战胜父性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