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个几百两银子啥问题都解决不了,而且家里也有下人使唤,这日子也说不上苦了。
\n
但现在的问题是,四姑娘出嫁,嫁到国公府第,别说几百两,一千两银子的嫁妆也是拿不出手的。更何况许家真是千两银子都没有,就是许老爷也知道这回真的向自家二弟求救了。总不能因为备不起嫁妆就不让女儿出嫁,许老爷还没迂腐成这样。
\n
跟韩家的婚事有了口头约定之后,许老爷就跟许二老爷写了信,也正巧许二老爷正在京城附近办货,本来就想进京来跟兄长一起过年,又在信上看到四姑娘婚事自然更是高兴。二房人口并不多,二老爷并无妾室,夫妻二人,膝下只有一子一女,儿子许贺武今年十五,女儿七姐巧儿今年才八岁。
\n
许家是二进的院子,说不上宽敞,但过年图的是热闹,二老爷一家过来,也没另外找地方,只在许家住下了。
\n
过年是走亲访友的时候,许太太想想又另外给韩家三太太单独下了贴,除亲家之间行走之外,许太太还有向三太太说明自家境况的意思。许家家穷在京中也许有所耳闻,但听到跟看到还不是一回事。
\n
有的是人家在成亲之后又嫌弃女方家底薄,然后死命苛刻媳妇。女儿不比男儿,休妻和离之后还能再挑好的,女儿要是受了委屈那只能忍着,真被休掉那就真完了。虽然能嫁进国公府是门好亲事,但许太太并不想女儿嫁进去之后再被嫌弃。只是口头约定而己,退婚来的及。
\n
许太太请三太太是初八,前一天许太太就特别吩咐了,尤其是吩了许贺武,三太太是带着女儿来的。那都是国公府的小姐,规矩大,介绍厮见那是肯定的。但除此之外,男女之间是不能随意说话的,许贺武长在乡间,又随父亲行商,能干也有本事,只是行商久了说话行事多少有些不拘小节。万一唐突了人家小姐,那就不太好了。
\n
到了初八那天,早饭过后自然先去给陈太君请安,三太太说明今天去向,陈太君只是点点头也就没多说。外面车驾己经准备好,今天是坐车过去,两辆车,母女三人一辆,丫头婆子一辆。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