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向马车敬礼,莫无言回了一个军礼后,驾驶马车向着山上而去
军械司门口,宋成梁已经早已等候多时见马车停在自己面前连忙行礼
“臣宋成梁参见陛下”
宋成梁行礼道
“嗯,这次你又给朕搞出什么大惊喜了”
朱怡伦从马车上下来开门见山的问道
“回陛下,臣已经实验成功无制导火箭了”
宋成梁的话无疑让朱怡伦开心了些许
省制改革确定人事任命,秦贤报上来的人让朱怡伦非常不满意,但无制导火箭的实验成功无疑是冲淡了这几天漂浮在朱怡伦头上的阴霾
无制导火箭这东西在华夏的发展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末到五代十国的时期,那时候火箭就从传统的绑缚易燃物的箭矢变成了由火药助推发射的“火箭”但那东西还太原始
北宋初期由宋军军官冯继生,岳义芳,唐福等人改进而来的火药箭,这东西是将火药装填在竹筒中,由火药推理辅助发射,射程能达到300米,远超一般弓箭射程
到元明时期,元朝研究过一个名叫火龙出水的二级火箭推进武器,这也是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世界上最早的多级火箭之一
明朝时期有熟知的一窝蜂,神火飞鸦等依靠火药发射的火药武器,
神火飞鸦的战斗部用细竹篾或芦苇编织成乌鸦形状,外覆绵纸,两侧装有2—4支“起火”(小型火箭推进器)故称神火飞鸦
神火飞鸦在被点燃后,火药燃烧产生反推力,推动战斗部发射,战斗部内填充火药在落地后会产生爆炸并引燃目标,属于燃烧弹或火箭弹的范畴
19世纪,英国工程师威廉康格里夫通过18世纪末英军在印度迈索尔战役中遇到的铁壳火箭为灵感(此技术源自于宋明时期的火药火箭)
康格里夫优化了战斗部的铁质外壳,采用颗粒黑火药作为推进剂,在其尾部加装4.5米的平衡导向杆射程被提升到了五公里
(为什么第一章里英军打明军为什么没有康格里夫,是因为我当时不知道,哈哈哈)
康格里夫可以装备多种战斗部,爆炸,霰弹,燃烧弹等,在陆地上多用爆炸战斗部,在海上则多用燃烧战斗部来用于点燃敌方帆船的船帆
这些都是属于早期的原始无制导“火箭”,但受制于技术发展限制,普遍射程都不是很远
“走,带朕去看看”
朱怡伦说道
“是,请陛下随我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