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开始启蒙,识字、练字、识数、背书,读完常用的启蒙书大约十岁上下;只要不是天生蠢才,此时相差不大,考上秀才,争气的大约三五年;从生员到举人到进士,能耐的大约三四年。三年一举,每次科举都有人上榜,人才生生不息。”
长孙洋插嘴:“七弟、八弟,你们在陇右道这种偏远的地方,免不了做井底之蛙。要是让你们读了人家江南举子的文章,你们都得自惭形秽了。而且,光读书、明理、明法、明算可不成,还得懂时事与朝廷政策,揣测皇帝与各部主管的想法与倾向。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学文就是个人的爱好和取向。让你们去都城,主要是长见识,掌握一下时事动向,看看真正厉害的人写的文章,听听他们的志向,而不是在家闭门造车。”
两个弟弟听完,再次点头称是。王善一笑笑:“表哥说得对,都城是政治中心,到那里去才能摸准中央的脉搏。不过,你俩也得巴结巴结表姐我,别的不敢说,你们进考场之后,表姐能让杰哥杰嫂送吃喝和被服进去。神不知鬼不觉的,一点也不遭罪。”
方夫人喜笑颜开,一连声道:“阿清、阿洁,你们两个快给表姐行大礼,有这样大本事的人罩着你们,真是烧高香了。以后她说什么,你俩个都得听着。”
两个儿子笑笑,真走过去给表姐先了个礼,玩笑地说一声:“那就全指望表姐扶持了,以后表弟一定听您的话,你说往东绝不向西,你说打狗绝不撵鸡。”说得在场的人都笑了。
长孙洋又交待两句:“小七、小八,到了都城,尤其进国子监,对同窗师长,要讲礼貌,礼多人不怪。出手一定大方,不要占小便宜,便宜就那么一点,你占了就把别人得罪了。咱们家也不差那一点,你们要学会做人情,这比读书更重要。碰到同窗有困难,能帮的帮一把,自来锦上添花没人见,雪中送炭有人念。”
这话说得在理,在场的人都点头称是。方夫人暗自决定,长孙洋这次可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做人比做事更要紧。回头得多给儿子准备一些钱帛和东西,让他们大大方方的。
长孙宇说话算话,准备了好大一批黄金结算明珠的粮食费用,竟然把总督府库存的黄金用去一大半。至于老父亲那边的欠款,阿父富可敌国,八辈子也花不着钱。不过他也不白占便宜,让其他兄弟和侄儿们知道了看不起他,再等等吧,秋后有钱了再押送到安南去。
进都城要带的东西太多,就准备了一个车队,跟随着二百名精兵。这些精兵隐了兵器,全作车夫搬运夫的打扮,尽量不着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