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家在都城里有景阳侯府,你们到都城就住侯府。”两个儿子对望一眼,郑重点头称是。
方夫人着急道:“那什么,景阳侯府多年没有主家在,就是一些看宅子的老仆。两个儿子还小,没有独立管过家,怕他们住着不自在。要不,就住到大外甥家更好,有个什么事情,正好随时请教。”
长孙宇叹气道:“都是大小伙子了,从小习武,上过战场,怕什么?到都城之后,先去王院长家拜望你们的姑姑,把礼物准备的厚一些。要是事情妥了,国子监有宿舍,最好住宿舍,多交结同窗和先生,那都是以后的人脉。不用专门去拜见你表哥,有什么事让你们姑母转达,没事不要去你表哥府上,要避嫌懂不懂?你们后年要参加春闱,万一成绩好了,有心之人造谣你表哥漏题就不好了。”
方夫人着急道:“唉,不是亲表哥吗?上门拜望理所当然。不是说会涉及策论什么的,有什么问题还要请王尚书指点呢。小姑子是内宅妇人,能转达得清楚吗?”
长孙宇道:“夫人,你懂什么?王善先跟他父亲不对付,早过继给本族的王子安了,与妹妹表面上不算是母子关系,称一声表哥有点勉强。再来,善先也没见过两个小表弟,他日理万机的,老去麻烦他算怎么回事?刚才不是说了吗,要懂得避嫌。都城里牛鬼蛇神一堆,关系十分复杂,明明凭自己本事考上的,说不得就有人无中生有呢。咱妹夫王院长人品不好说,学问还不错,他在都城百里之外的千阳书院主持工作,手下有不少大儒和学者,还有许多出类拔萃的学生。儿子们有什么问题,只管问国子监的先生,先生不能解答的,只须写封信,派人送去找孩子姑父,就会让大儒们解答,说不定比王尚书更专业呢。”
方夫人想了想,丈夫说得也有道理,他比自己年龄大得多,又是当大官的,肯定比自己有见识,他说的话就听着吧。
王善一笑眯眯地看着,夫妻两个在那里你来我往地说话,句句都是为儿子打算,真是母心似水,父爱如山。两个小表弟面面相觑,互看一眼,凭自己的本事去考,哪有那么复杂。明年考不过,三年后再考呗。
长孙宇看了一眼两个小儿子,笑着道:“是不是觉得自己本事大,一准能考上啊?告诉你们,这里头的水深着呢。天下之大,能人倍出,须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你们可知道人才多少年更新一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两个儿子摇头,长孙宇接着道:“阿父以为,只要七八年就是一代人。五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